1 / 35
文档名称: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题.doc

格式:doc   大小:1,418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题.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7/31 文件大小:1.3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年级上课外古诗赏析题
阅读古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5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诗中表现诗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的一句:(1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
诗中“僵”、“孤村”点明了诗人怎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2分)
“僵”、“孤”点明了诗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的处境。
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鲁山山行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 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浣溪沙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①。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②。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运用了描写(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
乐观旷达的性格和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精神。(意思对即可)(3分)
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2分)
“兰芽浸溪”,三月间,山下的兰草刚冒出短短的嫩芽儿,芽儿浸在兰溪里
显得生机盎然,充满活力。
词的上阕,通过写雨中的兰芽、沙路和子规营造了怎样的境界?(3)
作者描写了兰芽溪水、沙路无泥和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塑造了一个清新、洁净、幽雅的境界。
有古人在评价这首词时认为“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富含哲理,运用得十分巧妙。你同意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进行简要赏析。
同意。兰芽溪水,沙路无泥,萧萧暮雨中传来杜鹃的啼叫,作者来到一个远离尘世、洁净如洗的地方。这里的“溪水西流”给作者极大的启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次年轻吗——体现了作者不因为年老而消极悲观的态度。通过富含哲理的这一句,全诗体现了作者乐观向上的精神。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诗中“孤蓬”喻指                  (2分)
2、首联写送别之景,其中“横”与“绕”写得极妙,试分析。(3分)
放眼望去,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洁白的河水从城东缓缓绕过。“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用词准确而传神。
3、颈联中哪个字( 别 )_照应题目中的“送”字。(1分)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画面?(2分)
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城外的北面, 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淌过
这首诗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李白与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感情真挚热诚而又豁达乐观。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想象“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展现的画面,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3分)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郁郁葱葱,鹦鹉洲上芳草茂盛,这一切都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