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案例偷窃.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案例偷窃.doc

上传人:1652129**** 2021/7/3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案例偷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培智学生“偷窃”行为的个案矫正
石首市特殊教育学校 李芳
   首先,这里是加引号的“偷窃”,不同与一般意义的偷窃而言。
  “偷窃”是以将占用他人财物为目的,秘密窃取的行为。指把不属于自己所有的东西,在别人不知情、不同意的情况下偷偷占为己有。“偷窃”行为在培智学生中比较常见,这与学生的智力因素、认知水平以及不良的行为****惯等有关,同时往往达不到道德缺陷的高度。
  吴某,女,16岁,现为我校培智四年级学生,在婴儿期患病导致智力中重度障碍。曾在普通小学随班就读二年,辍学3年,因学****跟不上,同时行为问题多又严重影响班级教学秩序,于09年转入我校,后进入心理康复辅导小组进行个别化矫正训练。
  问题行为的描述:据前任老师和家长的反应、笔者的观察,发现吴某经常乱拿同伴、老师、家人、邻班学生的物品,行为持续了1年多。而这种偷窃不良行为次数逐渐在增加,原来每星期2至3次到现在愈演愈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只要她在场,趁别人不注意就会“顺手牵羊”把别人的东西拿走。有时候是班级里的一大堆作业本、同伴的卫生纸、卷笔刀、老师的书、食物、邻居小朋友的玩具等等都“偷拿”回家,有时候还拿家里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糖、玩具之类的物品,有时候没有东西可拿,就是别人的废纸或垃圾都要拿回家。基本上每天老师都能发现书包有不属于她的东西,老师和家长多次教育均无效果,严重影响了吴某本身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教学秩序。
  心理问题描述:吴某有很多优点,理解领悟能力、记忆力等较好,活跃、大方。但她情绪起伏比较大,不稳定,易冲动,心急,做事粗心而做不好。易激动,一点点小事都能引起她的愤怒情绪,比如别的同学做对了题目而她做错了,都会引起她的大为不快。心理异常脆弱,经不起批评,一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或同伴的指责后,就会非常难过或生气,常无法控制情绪大声骂人或把自己关在厕所,不理人。
  吴某接受、理解、反应、自理生活能力均较好,但在课堂上经常嬉闹玩乐、取笑同学、乱拿他人的物品,喜欢与老师唱反调,严重影响教学秩序。常常“偷拿”别人的东西后,还百般抵赖说谎,不承认是自己拿去了,所以同学们都不喜欢他,常常与同学发生冲突。
在多次走访后,笔者了解到吴某与父母外公外婆居住在一起,外公外婆年纪大无法照顾他,父亲常年在外,母亲负主要监护责任。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年幼可爱的弟弟呵护有余,对吴某的不良行为极其痛恨,只要吴某做错了事,母亲一发现就会打骂,吴某经常被打骂到痛哭。父亲在外做生意很少在家,但特别宠爱吴某,只要吴某提出的要求,父亲都会尽量满足,但对女儿的一些不良行为甚少关心,觉得没什么大碍,吴某也比较听父亲的话。
  究其“偷窃”行为的成因,经过我们心理康复训练小组的老师和家长多方面的沟通、观察和分析,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吴某本身有智力障碍,在认知上有缺陷,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二是家庭缺乏温情关爱,她用这种不正当的行为来换取感情和注意。其母亲把主要精力花在年幼且智力正常的弟弟身上,吴某的存在和需求往往被忽视。一旦老师“告状”吴某今天又“偷拿东西”了,父母亲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所以吴某通过这种方式来满足被关注的需要。另外是家长对于其生活各个方面需求满足较少,尤其是家庭情感交流不多。
  三是教师教育方法不恰当。在普通小学遭遇同学与老师不公正对待后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