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测试及答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2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测试及答案.docx

上传人:cjl201702 2021/7/31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阅读测试及答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名着导读《儒林外史》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年),清小说家,字敏轩,号粒民,晚号“文木老人"、秦 淮寓客,安徽全椒人。雍正诸生。早年生活豪纵,后家业衰落,移居江宁。乾隆初 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穷困以终。工诗词散文,尤以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成 就最高。又有《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等。
吴敬梓出身望族。曾祖父和祖父两代人"科第仕宦多显者"(程晋芳《文木先生 传》),共有六名进士,其中榜眼、探花各一名。而其父吴霖起是康熙年间的拔贡。 吴敬梓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考取秀才,同年父亲病逝。由于不善于治理生计, 他过着挥霍浪子生活。1729 (雍正七年),他应科举时,被斥责为“文章大好人大怪 ",遭到侮辱。后愤懑离开故土,靠卖文和朋友接济为生。 1736年(乾隆元年),吴
敬梓参加博学鸿词科预试。安徽巡抚赵国麟正式荐举他入京廷试,但他 “坚以疾笃辞
",从此不再参加科举考试。至晚年,常处于饥寒交迫。这样的个人经历,令他本人 对考八股、开科举等利弊感受尤深。他把这些观点反映在《儒林外史》里,以讽刺 的手法,对丑恶的事物进行深刻的揭露。
【故事背景】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写的是“儒林”之“外史”。换句话说,《儒林外史》不是正史,不体现官方意志, 也不是稗官野史,其主旨是“写世间真事”穷极文人情态,针硬时弊,讽喻世人。
作者吴敬梓生活在清政权已趋稳固的时代,而科举制度已经过兴盛之期,显露 出它的弊端。文士们醉心举业,道德沦丧。《儒林外史》主要描写对象为儒林文士, 正如鲁迅所说“机锋所向,尤在士林”。书中人物,大都有当时真人真事做影子。 为避免清代统治阶级的迫害,吴敬梓故意把故事背景说成明代。作者托明写清,目
的是要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生动描绘吃人的科举制 度、礼教制度和腐败的政治体制,展现了一幅封建科举时代的社会风俗画卷。
【内容简介】
《儒林外史》是我国一部着名的古典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 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成功塑造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 人群像。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批判了八股科举制度,揭露了 反动统治的罪恶和虚伪。
整书开首以王冕“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把历史上王冕追求功 名的旧事一概不提,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然后描写的是周进、范进一批八股学 士,包括王惠、荀玫,都不再是多少光鲜亮丽的形象。荀玫等人之后,《儒林外史》 中大着笔墨的便是薄公孙娄公子一批官宦之后了,也不过是附庸风雅之辈,接着又 引出马二先生匡超人等一批人物来,坑蒙拐骗,混迹“文坛”上。最后作者写下琴 棋书画四大奇人,身有一技之长,谋生吃饭,闲暇便做“学问”,自言“我也不是 要做雅人。也只为性情相近,故此时常学学。至于我们这个贱行,是祖父遗留下来 的,难道读书识字,做了裁缝就玷污了不成?况且那些学校中的朋友,他们另有一 番见识,怎肯和我们相与!而今每日寻得六七分银子,吃饱了饭,要弹琴,要写字, 诸事都由得我。又不贪图人的富贵,又不伺候人的颜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 活? ”
【人物形象】
《儒林外史》中写得好的不是完人,而是卑微的小人物,或是丑人。
腐儒的典型—周讲、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