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有的放矢, 谋定后动。前期充足的准备可以为后期复习进程减少很多麻烦, 提高复习的效率。我们要准备的材料包括: 指定教材、历年真题、相关复本与其他参考书。指定教材。这是最重要的书,将伴随我们走完复习的全程。这本书一定要精读、细读, 读明白,读透彻。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遍是最起码的要求。历年真题与考试大纲。有些院校的真题对外公布, 可以买到或从学校网站上下载, 一定要认真研究。有些院校则不公布, 此时指定教材及其配套习题集就成了唯一救命稻草。此外, 有些名校或院所的真题做一下只有好处没坏处。如果有考试大纲, 建议获取一份。相关复习资料。有些是针对某些学校或某些教材编写并公开出版,有些则是高校的内部资料。笔记本。做笔记非常重要!越到复的依赖程度越高。虽然《 2014 复旦大学 833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复习精编》、《 2014 复旦大学 833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冲刺宝典》、《 2014 复旦大学 833 国际关系理论考研模拟五套卷与答案解析》这三本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笔记, 但是我们还是要以这三本书为基础, 吸收其它教材, 不断完善, 最后再背诵下来。习题集。光看书和做真题远远不够, 需要做一定量习题。建议使用与指定教材配套的习题集。有些相关复习资料中已经包含了大量习题,没必要再买习题集。其他参考书。在复习过程中如果一些理论问题搞不明白,就要去查阅相关学科的教材, 即使仅将相关章节泛读一遍,也会令你豁然开朗。时间安排一般进行三轮复习, 时间从 7 月到次年 1月。根据不同情况可以走更多轮次或安排更多时间。但建议第一轮复习花的时间稍多一些,第三轮复习控制在一个月左右。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网络。把教材看完至少一遍,并且做一定量习题。第二轮复习:大量做题,模拟训练。整合知识,做真题或者一些较难、较综合的习题。第三轮复习: 最后冲刺, 查漏补缺。以回顾基础知识为主, 不再做太难的题目。在正式开始复习之前,有必要回顾近年真题,确定考试大致范围和重点。再做一套带答案的试题, 对自己的基础进行评估, 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试题的难度制定复习计划。留出两份带答案的试题(如果真题带答案更好) ,每轮复习结束后作为自测并评分。同时在这三轮中, 都要重视网络的作用。像硕考网、博志复旦考研网都有大量的分析化学资料可供利用,还有许多高手聚集,是提高水平的好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