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doc

上传人:379266576 2021/8/1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总体规划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总体规划案例
一、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潮州,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中下游,东与饶平接壤,西与揭阳毗邻,南临汕头、澄海,北与丰顺交界。
1、城市性质
潮州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业发达的以轻型、高效、外向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门类为重点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2、城市规模
潮州市区现状城市(常住)(1999年末),。规划远期(20XX年),规划城市常住人口为55万人,流动与暂住人口为14万人。
潮州市现状(1999年末),。规划远期(20XX年),潮州市市区城市建设用地应控制在44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建设用地确定为人均80平方米。
3、城市发展方向
1、规划保持原规划确定的城市总体向西发展,适当向桥东地区发展的大方向。
2、在城市的近中期发展中,以发展充实潮州大道两侧(枫溪区和湘桥区之间)地区为主,重点完善该地区的城市形态和城市功能。改变城市现状两大区片(枫溪区、湘桥区)的松散格局,使城市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城市中远期的发展以城市的西向外延扩展和沿滨江发展为主,火车站站区亦会有较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同时在条成熟的情况下向韩江东岸发展。
4、远景城市发展以西南、西北向为主。主要发展形态由圈层式拓展向轴带状发展演进,并基本形成具有滨江特征的城市景观与环境。
4、规划布局和分区
1、名副其实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将古城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分区和居住分区,重点控制在城区东、北、西三面的自然景观环境。将古城区和自然景观环境作为潮州市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保护。
2、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保留自然地形地貌和河渠水系,并将东、北、西侧的自然山林组合入城市的形态结构中,形成城中有山水,山水绕城区的城市总体布局形态。
3、充分利用城市南面滨江、北部靠山的自然环境优势,以及东古西新的城市发展格局,形成“北居、南商、东游、中贸、西产”的城市布局结构。
4、城市空间形态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将绿地、保护耕地、山林地、河渠以及防护绿地联成系统,为密集的城区留出可呼吸的空间。在新区规划滨江绿带和大、中、小型城市公共绿地,形成富有特色的网状城市绿化系统构架。
5、掌状放射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结构与环状内伸的道路绿化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公共空间布局结构的一大特色。
6、主要工业用地迁移至城市北部、西部和江东意溪东北,减少工业生产活动对城市居住、旅游环境的影响。
7、规划建成数个围绕中心布局的规模适中、配套完善的综合区,成为城市生活和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单元。
8、桥东片区沿韩江两岸在韩江大桥和北桥之间南北向发展,最终形成一城两岸的城市布局形态。
9、城市各部分依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六个分区。1、古城分区;2、湘桥分区;3、枫溪分区;4、中心分区;5、站前分区;6、桥东分区。
5、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包括古城自然环境体系保护、古城传统平面布局保护、古城空间轮廓保护、古城区建筑物高度控制、古城人文环境体系保护、文物保护、景观节点与景观带保护、韩江自然景观风貌区保护、金山景观风貌区保护、西湖景观风貌区保护、古街坊景观风貌区保护、传统商业街景观风貌区保护、古城文物古迹景观风貌区保护等内容。
6、相关图纸
● 用地工程条评价图 ● 土地使用现状图 ● 城镇体系规划图 ● 土地使用规划图 ● 近期土地使用规划图 ● 古城区高度控制规划图 ● 古城区保护规划图 二、池州市城市(主城区)总体规划(调整)
池州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东与铜陵市、芜湖市毗邻,东南与黄山市交界,西南与江西省接壤。
1、城市性质
皖江南岸的中心城市之一;安徽省“两山一湖”旅游区北部的服务中心;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和港口城市。
2、城市规模
,常住农业人口约1万,。规划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xx年)城市人口15万,远期(2021年)城市人口25万。
,人均建设用地105平方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20xx年) km2;远期(2021年) km2(预留发展到30万人的用地条)。。
3、城市发展方向
未来城区的发展用地选择的原则是内涵发展与适当外延拓展相结合,由内向外发展。具体说来就是以主城区为发展中心,进行主城区原有土地的再开发,充分利用原有城市各项设施,优化城市生活环境;同时选择合适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