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套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3x3分共39分)
,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 至",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 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 主要原因是 ()
,
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
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
( )
A
( )
、正立的实像
、倒立的实像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
很小、很亮的光斑。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
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放大、正立的实像
、倒立的实像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
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
()拦a 0仁含a 0 a &料0仁公。铲 4 A B ' C D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
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 . n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一 | 一」
2F F F 2F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
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
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
度线处,贝IJ ( ) A 0
,,11 1 I』1 , Y 1 I 1 I 1 I 1 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cm)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
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
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够呈现(
、、放大的虚像
、、等大的实像
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针对如图所示的成像情况,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
应配戴凸透镜
,
应配戴凹透镜
C,属于远视眼,
应配戴凸透镜
属于远视眼,
应配戴凹透镜
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
C,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
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上所画的天文爱好者所用望远镜的原理,从图
中的光路可知( )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我们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人逐渐靠近镜面时,会
感觉自己的像在“变大”,这是因为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填
“会聚”或“发散”)
舞台上用的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如果要产
生平行的绿光,光源
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有 色的滤光片。
小阳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
实验,如图所示。
(1)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填“上”或
“下”)调整;
(2)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 人
阳曰 M…
距是 cm; f - -—-
(3)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
或“右”)移到某一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的实像。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
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
仍要在光屏上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