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唐诗宋词》重点解析
第一章绪论
在绪论部分首先要掌握唐诗、唐宋词发展的大致脉络。
一、唐诗发展概况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初唐
这个时期的在题材、体裁、理论等方面为盛唐诗国高潮奠定了基础。
题材的开拓,诗歌题材从宫廷走向市井、边塞;表现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重大政治问题,如四杰的作品。
摈弃轻浮华靡的诗风,建立刚健有力的新诗风。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诗风,提倡风骨、兴寄等文学理想。
确立律体,发展七言歌行。尤其是律诗的确立是盛唐诗歌高潮的重要原因。
盛唐
整体风格:可以概括为盛唐气象,以蓬勃的热情、激昂慷慨的声音表现宏伟的政治理想抱负、为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反抗权贵的寒士精神和开朗解放的少年情怀,综合成一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
题材: 最能体现盛唐气象几类题材是:一、山水田园诗,表现大唐帝国内部的安宁祥和,代表作家为王维、孟浩然;二、边塞诗,主要表现唐朝在对外战争中的赫赫声威,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三、政治诗,表现布衣寒士对权贵的不屈抗争,如李白。
体裁:盛唐诗歌在体裁上堪称百花齐放,每种体裁都佳作叠出,尤其以七绝和七古最出色。
语言:深入浅出。
代表作家:盛唐最著名的诗人是李白和杜甫。李白的浪漫不羁、杜甫深沉凝练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尤其杜甫诗歌内容上的关注现实、关心国计民生,艺术上的雕琢锤炼,都对后世诗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中唐
沿着杜甫开创的道路继续发展,出现一些重要的诗派:
( 1 )元白诗派: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内容上注重反映民生疾苦,艺术上有时显得比较粗糙;
( 2 )韩孟诗派:以韩愈、孟郊、贾岛为代表,倾心于艺术上的险怪奇特。
( 3 )继承前代风格的诗人:如隐士类的山水田园诗人刘长卿、韦应物等。
晚唐
( 1 )现实主义诗歌继续发展,代表作家如皮日休、杜荀鹤等;
( 2 )带有市民文学的情调的爱情诗比较多见,代表作家李商隐、温庭筠等。
唐宋词发展概况
词的名称:又名曲子词,因为合乐歌唱而得名。曲子即其燕乐曲调,词即歌曲的唱词。又名长短句,因句式长短不齐而得名。
晚唐五代词发展概况
发展较快,出现了两个创作群体:一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词人,以五代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作品多写男欢女爱,风格浓艳香软;一是以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人,作品亦多为遣兴娱宾之作,风格较花间派为清雅。另有敦煌曲子词,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故名。大多是晚唐五代民间词,内容比较广泛,艺术上还比较粗糙。
北宋词发展概况
北宋词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宋初以晏殊、欧阳修为代表的时期,上承五代词风,形式上以令词为主,风格多婉约绮丽;
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慢词开始发展,词的题材也有所开拓,多从都市生活中取材,但仍以男女的爱恋相思、个人的羁旅愁怀为主;
以苏轼为代表的时期,词的题材进一步开拓,并于婉约词外令立豪放一宗;
以周邦彦为代表的时期,讲求词的音乐格律,词风典雅工丽。
南宋词发展概况: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
( 1 )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豪放词;
( 2 )以姜夔为代表的格律词。
除了了解唐诗宋词的发展概况以外,在绪论中,希望大家重点掌握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的不同。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 、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南宋以后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其次,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方式不同,诗是以乐就诗,词是以辞就乐,当然这只是就多数情况而言。第三,诗词配合的音乐不同,唐以前的诗大多与清乐配合,而词则与燕乐曲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