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养老院建议书.doc

格式:doc   大小:5,450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养老院建议书.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8/1 文件大小:5.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养老院建议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养老床位 365万张。平均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此外,环境和设备较差。大多数养老院为了便利,都建在了繁华的闹市,旁边就是高楼、公路,有些的还在建筑施工,环境噪杂且空气不清新,不利于老人养生,也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看护人员。据市场研究中心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养老院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随着未来中国老龄化的加深,养老产业必然会向更宽更广的范围发展,市场潜力巨大。
二、传统养老模式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居家养老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图表:中国传统养老模式比较
养老
模式
优势
劣势
居家养老
,为老人提供情感支持
2. 家庭养老为老人提供了再就业的岗位
3. 家庭照顾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子女压力
1. 资源的相对不足是家庭照顾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 家庭结构苛龄化、小型化趋势导致养老功能减弱
3.“空巢”率的提高,使得老年人被边缘化,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接纳
机构
养老
1. 机构照顾具有较稳定的服务质量保证和长期的老年社会政策
、硬件设施丰富、保障老年人的生活
,达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目标

,部分机构缺乏约束
,规模经济不明显,因此,养老成本较家庭照顾及社区养老高。
社区
养老
1. 扩展社区照顾的规模及内容可以减轻机构照顾的负担
“辅助”、“支持”性服务时,可以弥补机构养老供给的不足
,一般情况下,收费标准较机构养老低
1. 在机构中可以得到专业督导下的专业服务,而在社区中照顾中,老年人的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
2. 良好的社区照顾比机构照顾费用昂贵,这是由于社区资源的分散和专业人员的稀少所造成的
综上所述,机构养老模式能较好的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人口结构等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机构养老服务的开展。随着机构养老模式在中国大范围的成功推广,机构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中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
三、现代康复养老模式
(一)定义
康复型养老服务是养老和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应用医学科技和康复工程等手段,与养老服务相互配合,改善因伤因病因衰老致残或生活功能减退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整体功能,达到全面康复,适应或重返社会的目的。
(二)目标
老年康复治疗在高龄者的健康照护中是不可或缺的部分。以功能恢复为主。包括:
1.恢复因伤、病致残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为主要的基础,就是恢复老年人的躯体、心理或者社会上的一些功能。
2.减少发生久病卧床和老年痴呆的机会。
3.减轻老年病人对家庭的负担和对社会的压力。
4.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 建立有充实感的精神生活,有效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模式



、进家庭。这主要依靠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推行家庭医生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 
(三)优势
康复养老最大的特点便是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把医疗和养老结合在一起,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成为有病老人、高龄失能老人的最佳去处。通过“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老人“老有所依”,更让老人们“老有所医”。
(四)中国康复养老院基本标准
1、床位:
住院床位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