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预防登革热
整理课件
1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
性虫媒病,也就是通过蚊虫的刺
叮吸血传播的。它的病原是登革
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
纹伊蚊。
整理课件
2
登革热的危害
主要流行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威胁着全球2亿以上人口的健康,每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发病人数有数千万人,有50万的住院病例,其中90%的病人是15岁以下的儿童,平均的死亡率为5%,死亡在2万人以上,它是仅次于疟疾的重要热带病。
整理课件
3
登革热的危害
近二十年来,登革热和登革
出血热不仅在东南亚流行趋势加
重,而且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复燃。登革出血热由于症状严重,
死亡率高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整理课件
4
整理课件
5
登革热的类型
古典型登革热:高热、头痛、极
度疲乏、肌肉和关节痛为主要表现,
可伴有皮疹、淋巴结肿大 。此类型
传播迅速,可引起较大规模的流行,
但病死率很低 。
整理课件
6
登革热的类型
登革出血热:以高热、出血(如
出现牙肉和鼻孔出血)、休克和高
病死率为特征,是较为严重的一种
临床类型。
整理课件
7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
白纹伊蚊也叫花斑蚊,是一种白昼
活动、喜好人血的蚊子。伊蚊多在室外
吸血攻击人。它们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
器积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轮胎、
树洞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轮胎积水是
花斑蚊喜好的孳生地。
整理课件
8
蚊的生活史
蚊的发育为完全变态经四期,即卵、幼虫、蛹及成虫。
生活习性:
雌蚊才吸血
都是蚊子的理想孳生地
整理课件
9
登革热的临床症状
发病较突然,有畏寒、发热,伴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常为24~36小时内达39~40℃ 。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伴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
整理课件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