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doc

格式:doc   大小:19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8/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来自农村的小A是某知名大学的一年级新生,对大学校园生活无限憧憬的他在第一个月的住校生活中就遇到了一个微妙的交际障碍。在同宿舍的四个人中,另外三人都来自大城市,兴趣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喜欢打游戏,爱看NBA比赛,而且都是吉他爱好者。但对小A来说,他对计算机的认识还仅限于基本的系统操作;虽然对NBA这个词还略有印象,可对基本的篮球规则一无所知;至于吉他,在宿舍里欣赏三把吉他的现场演出更是他平生头一遭。虽说四个人平时在宿舍里的关系也还不错,但小A总觉得,自己和另外三个人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屏障,他似乎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入到另外三人组成的“联盟”之中。尤其是当三位室友晚上在宿舍里练吉他时,小A觉得浑身不舒服。
一开始,小A尝试在旁边坐着静静地听人家练****但由于对吉他一窍不通又并非是音乐爱好者,他很快厌倦了。于是,他选择在三人练****吉他的时候躺在床上听广播,但这样做给小A带来的只是更为强烈的孤独感。同时,小A也担心其他三人会认为自己很难相处。出于无奈,小A选择了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在图书馆和自****教室里度过自己的空余时间,或者宁愿在校园里游荡,直到快要熄灯才回宿舍。选择“自我放逐”的小A苦笑着说:“现在我在宿舍里‘树立’起了刻苦读书的‘高大形象’,其实我更想和他们一起在宿舍里聊聊天,可是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能融入他们的圈子……为了避免尴尬,我选择成为宿舍里的‘游魂’。” 
一位英国诗人曾将人比喻成为一座座孤岛。第一次看到这一比喻时,觉得这个来自个人主义文化背景下的比喻实在不怎么适合中国这种集体主义占优势的文化。因为对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被放在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上,甚至到了有些过分的地步,比如无论做任何事情,人们都会想到托关系。但是,曾几何时,在大学校园里这一“孤岛”比喻的适用群体却在日趋壮大。小A由于自身的自卑心理,再加上不善于与人交流,还有身为他舍友的其他同学也没能从中调解,导致小A在无意识中成了一座孤岛。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把一个人毕生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他认为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挑战,或者说发展危机。对于大学生这个处于成年早期的群体而言,埃里克森认为他们面临的发展危机便是建立亲密关系和孤立于他人之外这一矛盾。这对矛盾的一端是青年人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或爱情关系,另一端则是因为害怕被拒绝和害怕失望而离群索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更多地暴露自己,做出更多的自我牺牲,也更大程度地把自己交给对方。随着这种自我开放的增加,以及更多地把自己的脆弱之处暴露给我们所信任的人,我们也对自己有更多的理解,收获更多的亲密感和归属感,避免了因为过度自我保护而遭致的人际孤立。而在我们遇到挫折和打击时,这些亲密关系也会像安全带那样给我们巨大的支持。可以说,互相依赖是我们作为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需要。
 那么,既然互相依赖和建立亲密关系是一种人类的本能,为什么在现在的大学校园中却有了越来越多的“孤岛”呢?或许我们可以把问题粗略地分为两类:其一是在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当中出了问题;其二则是在如何进一步加深人际关系或维持亲密关系上遇到了障碍。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会更容易和在物理距离上离我们更近的人成为朋友。但就是这最后一条“相近相亲”的原则让许多初入大学的新生很不适应:没有了固定的教室,没有了每周末朝夕相处的同学,甚至同一个宿舍的四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