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古代礼仪在现在社会的重要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仁”为礼的本心,“敬”
为礼的重要变现。礼对于个人国家社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与人们息息相关。即使在现代社 会也扮演这重要的角色,然而现在礼的缺失同样引领人们进行深度的思考。本文针对古代礼 仪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怎样去实践进行讨论。
关键词:古代礼仪现代社会意义
中国礼仪的起源
我们认为,我国礼仪的发萌时间大约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公会时期。最有说服力的历史 证据是:这个时期的部落人群不仅发明了后人称为礼器的礼仪用品和礼仪饰品,而且先民们 在处理天、地、人关系中开始出现了神灵膜拜、图腾崇拜的礼仪需求和自觉或不自觉的礼仪 行为。易中天先生在《闲话中国人》中说: “礼由原始社会延续而来,历经增删,到后世已成
为一种学问。”此言是有根据的。由于原始社会的生活十分艰苦, 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能力很
低,认识改造人类本身的能力更低,人类关于礼仪的意识和行为还十分稚嫩、粗陋和零散, 尚处于鸿蒙原始状态,但今天我国的全部礼仪文化成果,终究是从这里开始的。
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力和科技水平十分低下,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的给予, 冥冥中有神灵的存在。因此要通过祭祀仪式表达对天地神祗的感激之情,事物共享之意。即 便现在我们举行的礼仪,一般也都蕴含祈福消灾之意。比如拜年仪式“恭贺新春” 、“财源广
进”;庆贺生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新婚时祝福“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丧礼时要穿 黑色衣服戴白色花朵寄托哀思 ??总之,礼仪都是用以表达或寄托某种良好愿望的方式。在人 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婚姻状况向稳定态过度。一夫一妻制逐渐形成,家庭私有制和国 家也开始产生了。婚姻礼制的建立意味着人对自身与禽兽相区别的认识飞跃。制定婚姻之礼 的初衷在于保障夫妻关系的稳定、合好。那么,礼仪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先哲曾明确 指出是在所谓“天下为公”的“大同”之后的“小康”时代。这标志着人类从野蛮时代跨入 了文明时代,比较完全意义上的礼仪也就随之形成。
礼的内涵和作用
谈到礼就不能不提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鲁国是制礼作乐的周公之封国,
所谓“周礼尽在鲁矣。”自幼成长在鲁国的孔子自然受“礼”
学思想影响很大。孔子根据西周礼制,集春秋礼说之大成,给“礼”注入了新的阐释。
于是便出现了以礼正心、 以礼修身、以礼治国、以礼为教等思想。 说了半天“礼”,那么“礼” 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从人的内心出发,孟子认为人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 心、是非之心。这便可认为是人的“本心”而“礼”则是“本心”的表现形式,人们通过“礼” 来表达自己的内心,而“礼”反过来让我们保持“本心” 。人在孩童的时候并没产生“本心”,
因为小孩子饿了就会哭喊,有食物便会去吃并不在意家里余粮是否充足,父母是否有吃的。
即使是孔圣人在婴儿时期也会哭会闹, 丝毫不在意是否在晚上, 母亲是否疲倦。所以“本心”
是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礼”则是教会和保持“本心”的最佳手段。比如我 们在向老师行礼时会记起对老师的尊敬和老师的教诲;在向父母行礼时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