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中医养生沐足.ppt

格式:ppt   大小:3,561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医养生沐足.ppt

上传人:相惜 2021/8/2 文件大小:3.48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医养生沐足.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医沐足知识
.
1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相互级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关联。“鼻为苗窍之根,耳为神机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脚为精气之根”,鼻、耳、乳是人体各方面的根本,而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原。
.
2
民间广为流传的一句谚语“人之有脚,犹如树有根”,“人老脚先衰,树老根先竭。”所以全身的疾病可以影响到脚,同样脚的病变也会影响到全身,并引发相应的疾病。足底反射区关联着人体的每一个神经,连通着五脏六腑。
.
3
人的脚底汇集了无数的穴位,坚持泡脚,能加速血液微循环、促进气血运行。舒筋通络,和气活血,从而达到祛病驱邪、益气化瘀、滋补元气的目的。
一是血液循环理论:
脚在人体最底部,血液中的尿酸晶等有害物质沉积在脚底,不利健康。通过足底按摩,分解沉积在脚底的有害物质,可使其通过汗液、尿液排出体外。
一、泡脚的原理
.
4
二是反射原理。
“脚是人的第二心脏”,人的脏腑器官与足底穴位是一一对应的。足部按摩通过反射区促使大脑传导信号,改善人体内分泌和血液循环,调节生理环境。
三是全息论原理。
中医以局部观全体,把脚看作是人体的全息胚,上面充满了五脏六腑的信息,对脚的按摩就是对全身的按摩。
四是中医经络学原理:
即中医三阴、三阳学说。经络是一个“信道”,信道受阻人就会感到不舒服。
.
5
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区和经络。
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都在脚上,因此,泡脚也等于刺激了这六条最主要的经络。
.
6
现代医学认为,脚离心脏最远。因此,脚部血液回到心脏不仅过程长,而且如果没有足够的压力,就很难顺畅地流回心脏。
因此,离心脏最远的脚部血液必须凭借脚部肌肉正常的收缩功能,才能使积存废弃物的静脉血经由毛细血管、小静脉、静脉流回心脏。可以说,脚部肌肉如同人体“第二心脏”,其收缩功能的好坏决定着末梢循环的状态。
二、“脚”-人体的“第二心脏?
.
7
祖国医学有“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之说,并认为连接人体脏腑的十二个经脉有一半起止于脚,还有60多个穴位在脚上。
足底反射学说以中医经络学和生物全息反射学为理论依据,认为脚与耳朵一样,是人体的一个缩影。足底有很多人体内脏器官的反射区,足底反射过程,是通过人体经络完成的。如果患者脏腑有病,就会在大脑皮质层形成一个病理兴奋灶,使兴奋冲动传达到足部反射区,形成另一个兴奋灶。
也就是说,人体病变可以在足底穴位出现反应,好比“雨前风”,能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人体健康状态。
.
8
三、足浴(泡脚)与足疗的区别
足疗:带有某种治疗效果的。足疗就是通过按摩、通过中药浴等一些中医辅助疗
法来缓解或解除身体某些病痛和疾病的方法。 
足浴:简单的泡脚或加入滋润养护产品。  1、足疗注重以足疗身,足浴则是以养护为主。   2、足疗对于个人的针对性比足浴要强。   3、做足疗要比做足浴更要有恒心和毅力。  4、带中药浴的效果更加突出
.
9
四、传统中医理论解析--“泡脚”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早就有
“一年四季沐足:
春天泡脚,开阳固脱;
夏天泡脚,暑热可祛;
秋天泡脚,肺润肠蠕;
冬天泡脚,丹田湿灼”的记载。
但是泡脚有益的前提是正确地泡,包括水温、时长等等。
此外泡脚也不是百无禁忌的,一些特殊人群和某些特殊情况下不宜泡脚。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