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书交流会家长发言稿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永恒不变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是学校兴衰与教师荣辱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始终把教学管理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关注细节,注重实效,不断优化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 ,推动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 领导是榜样
我校的刘红雨、葛丰善、梁艳三位副校长及大部分中层领导除了做好自己的管理工作,他们都担任主科的教学工作,特别是刘红雨、葛丰善、梁艳三位副校长主动承担毕业班的主科教学,王猛、陈恒松,朱清等中层领导除了自己的管理工作外,都还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主科教学。这些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我校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
二、 师德是基础
1、完善师德教育培训制度。通过长期组织专题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专题讨论,解决教职工中存在的师德素养不高、工作执行力差的问题,消除教职工中的不团结,人际关系紧张,团队凝聚力不强等现象。
2、开展 三爱(爱岗、爱生、爱自己)活动 , 树立教师形象。
一是通过开展 爱岗位 活动,重建教师的敬业精神。爱岗敬业是当代师德之首,也是做一名教师的基本准则,只有坚守基本准则,才能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合格教师;
二是开展 爱学生 活动,重建教师的博爱心灵。学生是教师工作、服务的对象,关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是开展 爱自己 活动,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树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爱自己,就要为人师表,牢固树立 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教师无小节、处处作表率,宁守清贫、不损师德 的意识,努力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
三、教研促提升
在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方面,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倡导 资源共享 ,倡导 主题 式教研组活动。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具体实施方案,加强集体备课,探索能促进、鼓励学生学习进步的课堂教学和评价模式,鼓励教师勤写教学案例,并在组内交流。
1、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教研工作制度,加强对校本教研的管理力度,坚持校本教研的 五定 (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内容、定主题),坚持做好各教研间周一次的学科教研活动,教研内容与下周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围绕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教研。
2、加大校本教研的常规管理力度,增强课堂实效性。
一是 同课异构 。通过该活动,旨在发现教师课堂问题、增强解决问题针对性,同时重视评课,对评课提出明确的要求。
二是开展 六课 活动。即: 新教师(新进教师和新转型教师)的过关课 、 暂时薄弱学科的 推门课 、成长教师 跟踪课 、外出学习教师的 汇报课 、骨干教师 观摩课 、学科带头人的 示范课 。
三是明确评课要求:①非骨干教师找 亮点 骨干教师找 聚焦点 。②评课要从课堂失误点、困惑点、关键点聚焦问题。③要关注评课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④评关键过程的解决办法。
四、细节是关键
(一)常规是抓手。
1、强化备课管理,提高备课实效。备课实行 三级备课 制度 ,即:①、集体备课;②、分组备课;③、个性化修改。
2、加强教师作业设置和批改的管理。
一是重视布置预习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二是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力求形式新颖,题量适度。
三是适量布置课外作业,提倡分层要求,班主任负责总量调控。
四是提倡布置开放作业。鼓励学生利用图书室、网络等渠道搜集信息,进行探究性课外学习。
五是教师对学生作业要求严格,训练规范,批改认真及时。对学困生转化对象的作业优先批改,提倡面批。
六是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的作业全面了解,掌握典型,分析综合,及时评讲,查缺补漏。对于学困生转化对象及时帮助,耐心指导。
七是作业批改后如实记录作业情况,、反思问题形成原因,及时落实补救措施,后期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课堂的准度。
八是学生理科错题集的正常使用,让学生对学习在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总结,避免同类错误的再次出现。
3、落实常规检查。针对个别教师对听课、自学笔记、备课、作业批改 突击性 工作的现状,我们将终结性的检查分散到平时工作,促使教师平时事平日做。
一是划出检查时限。教务处本学期对全体教师业务定期进行检查。各个年级组由主管领导牵头,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课堂管理等工作进行检查记录。、作业批改情况、听课记录、学每两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