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创新作文之创新与规则作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3,572KB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创新作文之创新与规则作文.docx

上传人:916581885 2021/8/2 文件大小:3.49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创新作文之创新与规则作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创新作文之创新与规则作文
LT
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
8.日本人遵守规矩的水平非同一般。有一次,一个母亲带着自己的孩子开车上了高速公路,正碰上堵车,大家都把车停下等着。这时,孩子开始内急,但也得忍着,因为日本法律规定,司机和乘客不能在高速公路上下车,即使前面堵车,你也必须在车里等待。这就是说,孩子不能下来小解。万般无奈,母亲拿了一个塑料袋,让孩子把尿撒到里面,然后,开车带回自己家。这个消息经媒体披露,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辩论,有的认为法律的制定应更人性化,好让普通老百姓有回旋的余地;有的认为孩子的母亲这样做很好,是遵纪守法的典范。但竟然没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应该下车撒尿。实际上,让我更感兴趣的是,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母亲以饱含温柔慈爱的声音对奶声奶气的孩子进行了一番适时的规矩意识教育,至于具体说了什么就要试试读者的想像力了。
9.规矩面前人人平等。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做访问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行队,而是只排一行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默守的规则。
10.加利福尼亚州州长施瓦辛格有抽大雪茄的嗜好,可法律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他无权在办公室“过把瘾”(万一有人进去谈事私人办公室也就成了公共领域),最后被逼得在州政府的草地上支起帐篷,钻到里面才能吞云吐雾。唉,这州长当得真规矩!
11.商鞅二次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唐太宗唐玄宗的变法改革于是有了贞观之治,有了开元盛世;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发展。而清朝的闭关锁国固步自封则使清朝严重落后于世界历史的潮流,造成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了大量财产被帝国主义侵占,造成了中国人民的屈辱史和血泪史。
二、写作提示:
——中心论点:无规矩不成社会。
分论点1:政治生活需要规矩。
分论点2:经济生活需要规矩。
分论点3:文化生活需要规矩。
——中心论点:规矩需要不断辨证。
分论点1:规矩,需要谨慎制定。
分论点2:规矩,需要严格执行。
分论点3:规矩,需要不断更新。
三个分论点分别从规矩制定的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态度角度入手,思路非常清晰。
——中心论点:我们既要提倡循规蹈矩,又要破除墨守成规。
分论点1:人人循规蹈矩,遵章守法,社会就能有序和谐。
分论点2:但个个墨守成规,不知变通,却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中心论点:在规矩中生活,从规矩中突破。
第一部分 分论点1:规矩能使我们的团体更加团结。
分论点2:规矩能使世界更加有序。
第二部分:过时的规矩需要突破,从而创造更好的。
这里综合使用了并列结构与正反对比结构,辨证分析了规矩的正反两方面作用,条理清楚,结构严谨。
“规则”与发展
1.“规则”是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条件,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规则”作为一种约束,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比如,我们现行的某些教育方式与“规则”还是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
2.“规则”是可以改变的。“规则”是人们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制定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规则”或许不再适应现在的需要,那么“规则”就应该改变或取消。“规则”在变化,社会在进步。
3.在“规则”中寻找自由。“规则”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自由,但是从另一方面讲,“规则”也保证了人们的自由。比如,课堂“规则”要求我们不能大声喧哗,“规则”限制了我们喧哗的自由,但是“规则”却从另一个方面给了我们自由学****自由思考的自由。
4.循规蹈矩不等于墨守成规。 有人认为循规韬矩就是墨守成规,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循规蹈矩是必要的,试想如果学生不遵守纪律,工人不遵守操作要求,那天下不就成了无政府主义了?墨守成规是要破除的,因为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所以,二者不能等同看待,一个要提倡,一个要破除。
规矩的变与不变
规矩要因时而定。规矩都是人定的,但定得好不好,就要看符不符合时代要求。像孔子要求即将进入封建社会的春秋时期的君主,定立如西周礼乐制度一般的奴隶制制度,自然不会成功。而相反,战国时的商鞅,却顺应时代变化,提出军功爵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