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初一历史下册练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5,26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一历史下册练习题.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8/2 文件大小:5.1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一历史下册练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一历史下册练****题
LT
22.16---17世纪入侵中国的西方侵略者有
①荷兰   ②沙俄    ③葡萄牙    ④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 郑和七次下西洋  ②戚继光抗倭  ③葡萄牙攫取澳门  ④清军入关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24.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
A.《爱珲条约》 B.《尼布楚条约》
C.《北京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25.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这里的“与外界隔绝”是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题,第26小题10 分,第27小题12 分,共 20 分)
26.材料:“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固,涉沧溟十万余里,观失海洋洪涛接天,巨涛如山,视诸夷域,回隔于烟霞飘渺之间。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仁狂澜,若履通衙者……
⑴材料反映了哪一桩历史事件?它的最远航线到达什么地方? 4分
答:郑和七次下西洋;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⑵此事件发生在哪个皇帝时期?2分
答:明成祖朱棣时期。
⑶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有何历史意义? 6分
答:郑和精神:郑和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胆识,忠贞爱国和热爱和平的精神。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促进了中国人民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政府间和人民间的友谊;郑和下西洋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27.材料一:“今之海寇,动计数万,借托言倭奴,而其实处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国之赤字无赖者入而附之耳。”——(明)胡宗宪
材料二:“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盗。”
——谢杰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活)日促(艰难),转而从盗。”
——(明)赵文华语
材料三:“明穆宗、神宗时实行较开放灵活的政策,由于海禁开放,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私人海上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所谓的‘倭患’就烟消云散。”
——樊树志《国史概要》
⑴结合课本与材料一,你所认为所谓的“倭患”由什么人构成?材料一中认为倭寇中占主要地位的是什么人?(4分)
答:倭寇由一些日本的武士、商人和中国的一些奸商、生活困难的百姓勾结而成。材料中认为倭寇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中国沿海的一些商人。
⑵材料二中认为造成倭患严重的根源是什么?(4分)
答:材料中认为倭患严重的根源是明朝实行严厉的海禁制度,造成海上贸易受阻,一些商人和百姓失去生财之道。
⑶结合所学的知识和材料三,你认为根除倭患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根除倭患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戚继光等人的武力清剿,荡平了倭寇的势力,使倭寇难以继续作恶;二是明朝后期实行较开发灵活的政策,刺激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使沿海的商人和百姓从正常的贸易中获取利益,无须再冒险抢劫。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题,第28小题14 分,第29小题12分,共26分)
28.科举制是选拔官吏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