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3].docx

格式:docx   大小:154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3].docx

上传人:1650986**** 2021/8/2 文件大小:1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3].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最后的常春藤叶》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讷河市第七小学 王利春
教学内容: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最后的常春藤叶》。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去人品析物的内心世界,在读中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并且通过想象和形成书面文字深化人物形象特点,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材分析: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课本第一个主题《珍爱生命》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专题是重在学生对生命的感悟,这里不仅对他人生命的关爱,也有生命关爱的感受。本文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我认为小说中表现出的朴素的人类情感是这篇小说最打动人心之处。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小学以来所学的第一篇小说,虽然与以往学****的课文相比,文字增多了,分析的难度也加大了,但是这篇小说最成功之处就是描写了一种人与人互相之间的关怀帮助,人和人之间的爱,对于这份情感,学生还是能够很快体会到的,
从这点入手,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课文中所表现出的人性的美,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探讨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之美
(3)体味欧·亨利的结尾的妙处。

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和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培养学生帮助他人,学会对他人关爱的美德。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欧·亨利式的结尾”,小说的结局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预设:常春藤)
:这是常春藤,它形态优美,有很漂亮的叶子,现在就让我们把镜头推向这美丽的常春藤叶(课件出示:常春藤叶)绿色的叶子往往是生命的象征。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叶子与生命交织的故事——最后的常春藤叶。
,读题。
二、预****汇报,整体感知:


:通过同学们的认真预****我发现你们都很会学****预****是一个很好的学********惯,可以提高我们的学****能力,希望大家一直坚持下去。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评价
三、品读课文、感受精神
,找出主要人物。
师:我们再来看一下文题中的“藤叶”,与课文中的哪些人物有联系呢?请大家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
。教师板书:琼珊 贝尔曼
,批注感受。
师:他们与藤叶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将你们的感受批注在书的空白处。
,批注感悟。
(1)理解琼珊和藤叶的联系(教师板书:数),
(2)指导朗读第九自然段。
教师引读:床上,琼珊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她望着窗外,倒数着:十、九、八、七……绝望的琼珊说:(学生朗读第九自然段)
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