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卫星遥感资料环境监测.docx

格式:docx   大小:681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卫星遥感资料环境监测.docx

上传人:小健 2021/8/3 文件大小:6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卫星遥感资料环境监测.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卫星遥感资料环境监测
应用解决方案
星地通
北京星地通卫星应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9月
星地通
ShineTek
北京星地通卫星应用系统工程技术责任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路46号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6层
电话:010-68406347
传真:010-62182929
Email: shinetek(3)
星地通公司简介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成立于1971年1月,是中国气象局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 是:制定与规划中国气象卫星发展计划、建设中国气象卫星资料地面接收处理系统、指导气 象卫星与卫星气象科研工作、接收处理存储分发气象卫星资料及产品。目前己成功地发射了 FY-1A、FY-1B、FY-1C、FY-1D、FY-2A、FY-2B、FY-2C 气象卫星。
北京星地通卫星应用系统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ShineTek)始创于2000年6月,是国 家卫星气象中心控股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定位于遥感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整 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遥感卫星数据和产品应用增值服务提供商两方面。星地通依托于国家 卫星气象中心30余年的技术和科研经验,以遥感卫星应用用户需求为导向,研发了一系列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遥感卫星应用平台及产品,包括ShineTek静止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 ShineTek极轨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ShineTek EOS/MODIS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以及 ShineTek DVB-S遥感卫星业务应用系统。
公司主要代表业绩:
_国家重点工程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地面接收处理系统的设计和研制,该工程获得 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_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运行控制、资料处理和数据存档与分发业务应用软件的设 计和研发,已通过国家级验收,投入正式的业务运行;
_ 海洋一号卫星地面应用系统建设项目,该工程通过海洋局组织的第三方专家组 测试验收后投入业务运行;
_嫦娥工程绕月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数据管理和卫星运行控制管理两个系统的软 件研发和工程实施,星地通利用自身优势,竞标成功,并正在优质完成该工程;
_ 静止气象卫星、极轨气象卫星微机处理系统,以及DVB-S遥感业务应用系统己 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国际国内用户达300多家;
_国内第一家研制成功E0S/M0DIS资料接收处理系统,以主导和先进的技术推动 E0S/M0DIS资料在国内各领域的普及应用,用户占有量国内第一。
卫星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与保护中的需求分析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其核心是保护我们生存的环 境质量。目前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己形成了以国控网络监测站为骨干的环境地面监测网络体 系。城市环境监测站基本上都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各城市的监 测点位按国家环保局统一技术规定和要求进行了优化布点,保证了数据的空间代表性。该监 测网为我国环境质量监测、评估提供了大量数据,但由于网点分散,我国面积辽阔,所以利 用这套地面监测网和现有的技术仍不能全面、连续动态地反映我国环境质量状况,更无法实 现污染预报。因此急需建立一整套高效、准确、迅速的环境监测、调查与评价系统,而环境 遥感监测系统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式。环境遥感监测系统可将空间遥感卫星,地面定点 监测站,数据传输与处理系统、GIS相结合,实现准确、客观、动态、简便、快速地对我 国环境质量进行监测评价与发展趋势预报。江泽民总书记在1993年曾时指出:监测是环境 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连续监测、定时监测和严格的管理相结合,才能准确地反映环境质量 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管理。而党和国家现在正提倡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人与 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离信息的保障是很难实现的。
遥感技术在我国资源、林业、农业、水利等部门己有广泛的应用,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 做出了巨大贡献。遥感技术将帮助人们突破传统污染监测方法的局限,提高环境保护和污染 监测能力,为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提高人们生存环境的质量作出贡献。遥感技术也会因其 强大的功能而在环境领域将得到了广泛应用,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环境管理领域,必将极大 地促进城市环境管理工作地发展,提高管理工作的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实现环境 保护和综合治理。
现代遥感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已非常方便。这些资料不仅在空间范围上可以完全满足环境 监测与管理应用的要求,而且在时间尺度上也特别适用于开展环境管理、环境预测和环境规 划的需要;在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众多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工作,并取 得了较大成果。
大气和水污染,酸雨,气候变化,臭氧层耗竭等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 界所面临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