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专题报告】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专题报告】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8/3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专题报告】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报告】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
编者按2015年,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学术报告会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暨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周程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科技创新绩效分析》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对评估进行了概述,并以实际案例介绍了国际和国内评估活动的经验。着重介绍了国内 “ 科学基金资助与管理绩效国际评估 ” 案例,并阐述了此次评估活动的主要特色及其产生的影响。
根据记录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一中国科技创新投入状况1、研发经费投入问题以2000年到2013年,中国的研发经费爬升了13倍。但是西方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日本、德国、。目前全球每年投入的研发经费中,美国占28%,位居首位, 20%来自中国,日本占10%,位居第三。
中国这些年投入的很快,但是一个国家研发经费投进去不是立马见效,不是一年投入就能解决问题,要持续的投入。如果以30年为单位进行统计,我们30年的累计投放研发经费总和只达到日本的一半,只有美国五分之一。既然30年投放的研发经费比日本低、比美国低,如果我们投入绩效是一样的,我们产出方面应该比他们低。如果我们绩效比他们还要低,也就是说我们科技水平和日本、美国相比距离就更大。从这个角度来讲,尽管我们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最近几年持续保持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这个强度,由于我们历史欠帐太多,所以我们在科技发展水平上,同美国和日本相比起来,仍然是落后。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按照这样的效率持续攀升下去,中国不用太多年就完全可以在科技研发上面跃升一个台阶,这是完全可能的。
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已经超过日本和欧盟,变成了世界第二。那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出在结构不尽合理,下面简单从三方面进行详述。
地域投入失衡从全国范围来看,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这六个地区投入的研发经费投入超过800亿,占到中国整个的60%,剩下所有的地区累计总和只有40%。珠三角以广东为中心,京津冀以北京为中心,长三角江苏、浙江、上海捆绑在一起体量非常大。因此在京津冀地区出现的情况,北京城过于集中了,周边环境和上海不太一样,上海、浙江、江苏整体的投放量非常大。这样一个结构,就导致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没有太多的投入,因此我们没有研发重镇,整体大西北和大西南没有太好的研究据点,这样我们就融入不了太优秀的人。教育部规定,凡属于到西部地区去做了教授,东部地区任何一家高校都不许挖这个人才,这么规定就导致了尽管西部人才没有流失,但是也补充不上去,反而出现很多问题。各个地区经济状况不一样,GDP的盘子有大有小,地域不均衡这个问题也非常突出。
高校投入不足高校研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先看看政府的钱,中国政府这些年投放研发经费占总量之比大约是在四分之一的程度,这个数字逐年降低,现在已经达到24%左右,这个数据比日本稍微高一点,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低的,中国经费增长很快,贡献主要是全社会中间的企业,而不是中国政府,中国政府这些年投入也在加大,但是它的步伐跟不上全社会的投入,因此占比还在逐年下降。我们可以通过中国、日本、美国、德国政府给企业、中央研究机构的所属科研院所和大学的科研经费投入状况来进行分析对比。美国的研发经费相当多一部分都投给了企业而中国科研经费大多数投入到了科研院所,给大学的经费投入在四个国家中是最少的。日本和德国的科研经费基本上相当一部分投给大学。
中国的高校研发费占整个全社会研发经费之比重是最低的,比其他发达国家都要低。知识有一个特性是不耗损,即我给你一些知识,你也给我一些知识,我们交换一下,这样会成倍增长而且无耗损。因此知识像资金一样具有流动性,中国政府大量钱投给科研院所导致最大的问题,就是科研院所的知识流量性是最慢的,知识流动性最快的是大学。通过学生的学****通过学生做科研的过程,这些知识被带到整个社会,带到企业、带到科研院所去,这样才能增加知识的流动性。但是我们现在人才流不动,有知识的人在那个地方知识就是孤岛,就是锁住在那里不能够流动,这是中国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所以高校投入率低实际上是流动性问题,因为高校本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投给高校和科研院所不一样在哪里呢?知识的产出一种是物化形态的论文、专利、数据库,还有一种形态是附在人们脑子中间解化的,当然也有实验室样机,体现在人身上这部分知识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过去只计算考评绩效,看你发了多少论文,弄了多少专利,忽视了体化在人身上这种知识的产出,这是非常关键的。政府给高校的钱少,高校的研究人员就没有机会做研究,由于怕损坏进口仪器设备,不敢轻易使用,所以中国的研究生普遍不如国外的研究生。我们的学生本科教育非常好,研究生阶段本应该是进行知识创造的时候,我们却没有掌握创造的方法,没有积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