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一个质量经理的独白与中德日工业之比较.doc

格式:doc   大小:22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一个质量经理的独白与中德日工业之比较.doc

上传人:好用的文档 2021/8/3 文件大小:2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一个质量经理的独白与中德日工业之比较.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一个质量经理的独白与中德日工业之比较
每一天,我们很多人,都在解决质量问题和预防质量问题中战战兢兢度过,基本上隔几天我们就编造或者优化我们的制度文件,试图弥补漏洞;可随着文件、制度、流程越来越多,质量管理体系越来越臃肿,我们却无奈地发现,质量问题一直不断发生或复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据统计,某公司六年来,售后质量问题有统计的≥150次,内部质量问题有统计的≥200次,平均每个礼拜至少发生1次质量问题或事件,而该公司的业绩却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提升,这是奇迹,是所有人共同创造的奇迹。一、质量管理者的奢望
当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试图让自己相信“是质量出问题了”,我们迫切需要一群人出面解决;而巧合的是,我们有一只专门负责质量的团队,于是这只队伍就必须出面解决所有的质量问题,于是问题会更加复杂更加扑朔迷离,解决了是应该的,解决不彻底就是不对的。 天长日久质量管理者觉得: 质量人就像卫生巾,管控不善,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异常要处理; 质量人就像卫生巾,没事的时候没人记得你,一有问题,第一个想到你; 质量人就像卫生巾,解决了燃眉之急,可成绩很难让人看到; 质量人就像卫生巾,有问题了拿来就用,用完了有多远丢多远。 ...... 质量管理是一部血泪史,是质量人的坟墓。 于是,质量管理者们奢望: “我有一个梦想,能够与企业共同成长,能够得到充分地支持,能够得到荣誉和赞赏”。二、什么是质量问题? “质量成为一个问题,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把质量和数量作了一个分离,是因为我们把它变成一个和交付、成本相对立的东西。……我们往往把许多的事情都当成了质量的问题。而面对质量的问题,大家又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把它变成了一种是否有责任、知荣辱、讲道德的分野。从而使大家不敢去面对它,只有躲着它。”----摘选自杨钢《质与量的战争》 说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我们的先驱者克劳士比先生在做ITT(原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现已拆分为喜来登、哈特福特、安飞士等公司)全球副总裁(负责质量)时,在一次高层会议上说:“根本没有所谓的‘质量问题’。我们质量人员从来不去设计一件产品,从来不去采购一个产品,从来不去销售一件产品,从来不去制造一件产品……” “我们是干什么的呢?我们只是帮助你们解决问题的。当然,千万不要指望我们一出手就能够帮你们把一切问题全部解决,更不要奢望我们每个人会点金术,所到之处手到病除,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可以清楚地告诉各位,根本没就有所谓的‘质量问题’!我们应该学会一种方法,一种新的思维,就是不要笼统地把一切问题都叫做‘质量问题’,把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质量问题’的筐里扔,而是要从问题的出处和来源为它命名。” “我们有的只是销售问题、市场问题、设计问题、制造问题、安装问题、采购问题、物流问题和服务问题……。” “我们集团真正的质量杀手,不是我们,而是在座的各位,负责销售的、负责设计的、负责采购的、负责物流的、负责安装的、负责制造的、负责服务的……。” 看完了,质量人坦然了,原来根本没有质量问题,原来所有问题都是别人造成的,原来有问题了可以找负责部门去,多简单哪。 三、工作中面对“质量问题”,我们学会了什么? 老员工们长期在一线同“质”和“量”做斗争,喜欢在第一时间质疑检查进展,喜欢怀疑别人的准确性,喜欢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喜欢说我没发现,喜欢说制度里没有要求…… 于是,大家首先会了三件事:第一推卸责任,第二指责质量人,第三继续推卸责任。于是,作为一个团体,我们发现了新的问题,并试图去认知和理解,试图通过对制度的漏洞打补丁来改进,只是结果,显然收效甚微。 于是,我们换个思路,会不会是我们的员工没有“质量意识”?于是,我们又学会了建立或提升“质量意识”。 我们找了找,果然,又有个先驱者站出来了说“质量意识,始于培训,终于培训”,豁然开朗啊;我们试图把培训作为提高质量意识的保障,认为已经找到解决质量意识的方法。 当遇到问题,我们说要培训;客户说“嗯,很合理”; 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要加强培训;客户说“嗯,合理”; 当继续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继续加强培训;客户说“嗯,有道理” 当再次继续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说“都强调很多次了,为什么还错呢”;客户说“嗯,没兴趣”。 因为客户不满,我们终于丢掉了客户的订单的时候,才发现,企业是要赚钱的,要以客户满意为主,然后我们学会了“客户导向”----质量管理八大原则第一条。
四、为什么我们没有“质量意识”?
机加工车削行业中有个说法,是我们很多主管的法宝,那就是“孔径要往小了做,外径要往大了做,因为当尺寸超差了可以返修”;,把CPK过程能做到≥,孔径始终往小了做外径适中往大了做,然后我们的返修成本适中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