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和岗位聘用人员名单( 2011-2015 年) 一、水稻岗位及聘用人员: 种质资源评价:何予卿(华中农业大学) 分子育种:胡培松(中国水稻研究所) 长江中游红莲籼型杂交稻育种:朱英国(武汉大学) 华南稻区常规稻育种:陈志强(华南农业大学) 东北南部粳稻育种:陈温福(沈阳农业大学) 2 、病虫害防控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彭友良稻纵卷叶螟防控:翟保平(南京农业大学) 稻飞虱防控:傅强(中国水稻研究所) 稻瘟病防控:彭友良(中(浙江大学) 杂草防控:陆永良(中国水稻研究所) 生物防治:娄永根(浙江大学) 东北区域综合防控:刘志恒(沈阳农业大学) 长江流域综合防控:彭云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区域综合防控:朱小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螟虫防控:方继朝(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3 、栽培与土肥研究室研究室主任:朱德峰长江中下游区栽培与土肥:廖西元(中国水稻研究所) 东北区栽培与土肥:赵国臣(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西南区栽培与土肥:熊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华南区栽培与土肥:邹应斌(湖南农业大学) 稻田培肥:周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水分管理与节水栽培:朱德峰(中国水稻研究所) 4 、机械化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研究室主任:李革育秧与插秧机械:李革(浙江理工大学) 生产全程机械化:马旭(华南农业大学) 5 、加工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卢淑雯稻米加工:卢淑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6 、产业经济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浙江大学研究室主任:杨万江产业经济:杨万江(浙江大学) 二、玉米(一)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 、育种与种子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室主任:郭庆法西南山地育种:潘光堂(四川农业大学) 种子扩繁与生产:王建华(中国农业大学) 抗逆育种技术与种质创新:陈绍江(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室主任:王振营东北南部和华北区域防控:董金皋(河北农业大学) 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陈捷(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室主任:赵明黄淮南部区域栽培:李潮海(河南农业大学) 黄淮北部区域栽培:董树亭(山东农业大学) 营养与施肥:陈新平(中国农业大学) 抗逆栽培:王璞(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室主任:张东兴夏播区生产全程机械化:张东兴(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室主任:刘丽萍三、小麦(一科学家:肖世和南方湿润区育种:马传喜(安徽农业大学) 地下虫害防控:武予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锈病防控:康振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穗部病害防控:马忠华(浙江大学) 3 、栽培与机械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室主任:于振文长江中下游栽培:姜东(南京农业大学) 黄淮南部栽培:郭天财(河南农业大学) 综合技术集成:于振文(山东农业大学) 冬春混播区栽培:高志强(山西农业大学) 北方干旱区栽培:王志敏(中国农业大学) 4 、土壤施肥和水分研究室营养与有害物监控:王朝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加工技术:卞科(河南工业大学) 四、大豆(一)国家大豆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种质资源评价、创新与利用:盖钧镒(南京农业大学) 东北早熟春育种:李文滨(东北农业大学) 热带亚热带地区育种:年海(华南农业大学) 菜用和特用育种:邢邯(南京农业大学) 建设依托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刺吸类害虫防控:赵奎军(东北农业大学) 线虫防控:段玉玺(沈阳农业大学) 真菌病害防控:王源超(南京农业大学) 病毒病防控:智海剑(南京农业大学) 咀嚼类害虫防控:史树森(吉林农业大学) 南方地区栽培:杨文钰(四川农业大学) 4 、机械研究室建设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黄淮海和南方生产机械化:余永昌(河南农业大学) 北方生产机械化:陈海涛(东北农业大学) 建设依托单位:吉林农业大学豆制品加工:胡耀辉(吉林农业大学) 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 研究室主任:何秀荣产业经济:何秀荣(中国农业大学) 五、大麦青稞(一)国家大麦青稞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育种技术:黄剑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中部区育种:孙东发(华中农业大学) 研究室主任:高希武虫害防控:高希武(中东南区栽培与土肥:许如根(扬州大学) 中部区栽培与土肥:张(浙江大学) 西北区栽培与土肥:王化俊(甘肃农业大学) 4 、综合研究室研究室主任:朱睦元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朱睦元(浙江大学) 六、高粱(一)国家高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 1 、育种研究室 2 、栽培与病虫害防控研究室栽培技术:黄瑞冬(沈阳农业大学) 3 、综合研究室七、谷子糜子(一)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糜子病虫害防控:冯佰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