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4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信息技术教学案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信息技术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课程背景
新课标中提高:“普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 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 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 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和生活中实际问题 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 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信息技术课的前身是微机课,直到现在仍有不少人这样沿 用。很多人都误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信息 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当今世界主流的信息技术是多 媒体计算机及网络技术,所以说“信息技术”从定义上范畴 要广得多。因此,在高中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就要想学生阐 明什么是信息和信息技术,只有学生们理解了这两个概念, 才能明白“信息技术课”与“计算机课”的区别,他们的信 息素养就得到了第一步提高。
我们使用的教材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
础》(必修),教材的第1课是“ § ”(主 要有两个内容:)。

由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当代中学生的生理发育与成熟期普 遍提前2-3年,而且他们中的独生子女占绝大多,他们生活 上倍受阿护,从家庭到学校,事事处处有人操心甚至代劳, 心理发育受到一定的阻碍。生理与心理发育不同步,心理成 熟滞后于生理发育的现象较为普遍。
初一是学生由半幼稚半成熟、半儿童半***逐步走向*** 化的关键时期,也是由初中生到高中生的角色和心态转变的 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生理心理方面存在的特殊性,使得 他们的行为更加情绪化、不稳定而具两面性。
据调查研究表明,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一是新生有较长 的心理恢复期。在恢复期,学生的明显表现是学****缺乏热情, 主动性差。初三后期对多数学生来说的确是一种煎熬。堆积 如山的****题,接连不断的考试复****还有老师的训导,家长 的压力,使得许多学生对学****有厌倦情绪,觉得身心都很累。 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虽然身体恢复了正常,而心理的疲惫 感仍然存在,需要一定的时间恢复。心理恢复期的长短因人 而异,也与老师的引导和对学生施加的刺激量有关。如果老
师引导得法,在教学中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则恢 复期就会短一些。大多数学生恢复期在一两个月,少数学生 持续数月甚至1年。其二是新生有一段时间的兴奋期。高一 学生进校后有强烈的新鲜感,因为新事物的刺激最易引起学 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高一新生的大部分注意力和兴趣都集 中在熟悉环境、建立同学关系上,而不是集中在学****上。这 种现象持续约1个月左右,期间学生的明显特征是情绪异常 兴奋,不能完全静下心学****其三是多数学生对自己能力估 计过高和对高中各学科的难度估计不足导致对高中学****的 强烈的不适应。旧的学****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学****任务的需要,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如学科特点、教师特点 等)修正和完善以至形成正确的学****方式和方法。这一过程, 谁转换得快谁转换得好谁的成绩就能上去。
从我这几年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经验来看,学生们对信息 技术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女生对用QQ聊天 和浏览明星新闻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男生对 打游戏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不感兴趣。
基于以上的因素,我觉得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信息技术课 的重点应该放在激趣和教会他们学****信息技术的正确方法 上。
二、案例描述
(一)学****信息技术的方法
在进入课堂,起立问好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自我介 绍,也不是翻开信息技术教材照本宣科。我会用课件展示我 的第一个问题,在屏幕上投出四种物品的图片和问题:“假 设在你面前有煤气灶、水龙头、水壶和火柴,现在的任务是 要烧水,你应当怎样去做? ”
学生这时几乎都是一脸茫然,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 么药。
我告诉他们,这道题其实他们并不陌生,在初中语文课里 有一篇说明文叫《统筹方法》是华罗庚写的,其中就举了这 样一个题目。
此时,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就表现出来了:初一的学生与 小学生大不相同了,课堂上随意接嘴及举手发言的情况在减 少,逐渐趋于成熟变得较为深沉,有的不论懂与不懂均含而 不露,向老师每问一个问题都似乎要下很大的决心似的。
有些同学回忆起了那篇课文,有胆大的随声附和一句,胆 小的会意地点点头,还有一部分是用迷惑的眼神望着我。
“究竟应该怎样烧水?”我一边提高了音量,一边用眼光 横扫了整个教室。
先是鸦雀无声,接着有胆大的咕隆着说:“用水龙头在水 壶中放上水,点燃煤气,再把水壶放到煤气灶上烧。”我示
意他站起来大声告诉全班,但他却不敢。下边的同学有的在 哄笑,有的在用充满笑意和不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