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甘薯控旺膨大技术.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甘薯控旺膨大技术.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甘薯控旺膨大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甘薯控旺膨大技术甘薯是一个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在华北地区春甘薯生育期约为 150 - 190 天。甘薯主要以收获地下块根为主。根据甘薯在大田的各个生长时期的特点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大体可划分为三个生长期: 一是生长前期( 从栽秧到封垄前), 历时 60-70 天, 此期茎叶生长较慢, 而根系发展较快, 是以生长纤维根为主的时期;二是生长中期(茎叶生长盛期)春甘薯一般在 7 月上、中旬到8 月下旬( 栽后 70-120 天), 此期以生长茎叶为主; 三是生长后期( 茎叶开始衰退到收获时期),春薯一般在 8 月下旬以后,此期以生长块根为主。甘薯块根膨大,共有二次高峰,一次是栽后约 40 天(生长前期),第二次是在栽后 127-140 天左右( 生长后期), 但块根的膨大质量除与水、肥、温度、光照有关以外, 还与茎叶的生长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两者既有互相斗争的一面又有互相促进的一面, 它们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大可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 茎叶生长不良, 块根产量低, 主要原因是土壤贫瘠, 肥水不足, 前期茎叶生长缓慢,结薯晚,一般不出现第一次块根膨大高峰;中期最高叶面积指数在 3 以下,光合产物少,块根膨大慢;后期茎叶早衰,块根产量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以促为主。第二种情况: 茎叶生长过旺, 块根产量也不高, 主要原因是土壤肥水充足, 特别是施氮肥过多, 前期茎叶猛发, 结薯晚; 中期茎叶徒长, 叶色浓绿, 叶片肥大, 叶柄很长, 芽尖突出,最大叶面积指数达到 5 以上,下层叶片受光差,出现叶片上生下死,叶片生死交替频繁, 要消耗大量养料; 后期茎叶不落黄, 同化养料多分配于茎叶, 块根产量很低, 栽培措施应以控为主,特别要注意控制中期茎叶徒长。第三种情况:茎叶生长旺盛健壮,块根产量高,主要是由于土壤肥水适当,通气性好, 前期茎叶早发, 结薯早, 块根膨大快; 中期茎叶生长旺盛健壮, 叶面积指数平稳上升, 块根膨大较快; 后期叶色转淡, 但不早衰, 块根迅速膨大, 块根产量高, 栽培措施应掌握控促相结合, 即前期促茎叶早发, 早结薯, 中期控茎叶徒长, 促块根膨大, 后期防茎叶早衰, 促块根迅速膨大。甘薯的收获物实质上属于营养器官,如地上部生长旺盛, 容易导致薯蔓旺长,消耗大量的养分, 将影响地下薯块的膨大, 最终影响产量的提高。为此, 应采取结薯初期叶面喷施控旺膨大剂的手段,如河南亿丰年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甘薯控旺膨大素,本品可有效控制地上部分的生长, 加快地下薯块的膨大;同时叶面补充硼、铜、锌、锰、铁等微量元素, 调节碳氮比、钾氮比, 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以进一步促进地上部的营养元素向地下部转移, 加速薯块膨大, 有效抑制甘薯中后期病害。对于高产田及施用氮肥过多田块, 应在薯蔓封垄前后及时化控 2-3 次, 对于已发生严重徒长地块要适当增加用量。对于地力一般或早衰田块, 应结合浇水, 每亩施人硫酸钾复合肥 15 千克左右的裂缝肥,同时喷洒磷酸二氢钾及“地王膨大素” 2-3 次, 甘薯控旺膨大素为我公司精心研发的甘薯化控类产品, 解决了同类产品见效慢、持效期短、控旺后高残留、易早衰、控旺不增产甚至减产等缺点, 本产品可以有效抑制甘薯茎秧旺长,智能调节养分分配,即控又促, 即促又控、控促相济, 促控平衡, 与传统的剪蔓翻秧和同类产品相比, 具有省工省时,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