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初步设计结构专业技术统一措施
LT
5、
6、人防等效静荷载标准值(KN/m2)
类 别
室外出入口至防护密闭门的距离L(m)
底 板
顶 板
外 墙
临 空 墙
门 框 墙
主要出入口
楼梯及平台
防护单元之间隔墙
楼 梯、竖井处
车
道处
相邻普通地下室处
楼 梯、竖井处
车
道处
相邻普通地下室处
正面荷载
反面荷载
核 6级
25
55
50
130
160
110
200
240
170
60
30
50
常 6级
35
50
110
200
160
290
50
90
160
130
240
70
140
115
210
四、上部结构选型
各单体结构类型、抗震墙底部加强部位、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抗震缝、伸缩缝、沉降缝的布置及宽度、后浇带的布置、
五、地基基础设计
塔楼采用冲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凝灰岩,有限桩长约15~20m,裙房及纯地下室采用夯扩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凝灰岩,有限桩长约10~15m,局部微风化岩较浅处采用柱下独立基础+抗浮锚杆,独立基础持力层为微风化凝灰岩,锚杆长度约8m。
六、各主要构件尺寸
地下室底板、地下室负一层板:180(沿街的塔楼处)和150(非塔楼及3#、4#、5#塔楼);地下室顶板:150(沿街的塔楼处)和180(非塔楼及3#、4#、5#塔楼)、转换层:180;裙房屋面板:150;标准层100~120、屋面层:120。
1~5层:(建筑)C50; 6~10层:C45; 11~15层:C40;
16~23层:C35; 23~屋顶层:C30;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转换层:C40; 23~顶(屋面除外):C25
其他各层及屋面层:C30
主要抗震墙、柱尺寸及变截面、变混凝土强度等级位置(另见图表示)、可能时也可暂定梁高。
七、主要结构材料的选用
~8mm为I钢筋、10mm为II级钢、12mm及以上为III级钢,(梁、柱钢筋)填充墙墙体材料:电梯间隔墙:用240厚灰砂砖,其余用加气混凝土砌块.(7月份修改为:板筋8mm为I钢筋,10mm为II级钢或III级钢(根据板跨大小确定),12mm及以上为III级钢;梁箍筋直径8mm为I钢筋、10mm为II级钢;剪力墙约束及构造边缘构件纵筋用III级钢,剪力墙约束边缘构箍筋用III级钢;构造边缘构件箍筋构造配置时(¢8﹫200或150)用I钢;剪力墙墙身钢筋8mm为I钢筋、10mm为II级钢、12mm及以上为III级钢筋;建筑装饰大样分布筋用I钢筋)
:
①地下室顶板板厚180厚,面筋双向******@150,底筋双向******@200;
②转换层板厚180厚,双层双向******@200;
③屋面层板板厚120厚,双层双向******@200(Ⅱ级钢);
(以上大的板负筋再另加短筋,底筋可按计算需要配)
④电梯井核心筒板厚150厚,双层双向******@200(Ⅱ级钢);
⑤约束边缘构件箍筋:墙厚350,******@150;(Ⅲ级钢)
墙厚300,******@100或******@150(Ⅲ级钢);
墙厚250,******@100或******@150(Ⅲ级钢);
墙厚200(构造边缘构件),¢******@200(用3#、4#、5#)
墙厚200(复杂高层的构造边缘构件按体积配箍率计算)
(以上箍筋还要满足体积配箍率的要求)
⑥剪力墙墙身钢筋:墙厚400,******@150;墙厚350,******@200;(Ⅲ级钢)
墙厚300,******@150(加强区);墙厚300,******@200(非加强区)(Ⅱ级钢)
墙厚250,******@200(Ⅱ级钢)
墙厚200,******@200(开始3层,Ⅱ级钢);
墙厚200,8∕******@200(间隔放置,Ⅰ,Ⅱ级钢)
(需要计算配筋时按计算配)
八、计算软件的选择及计算参数
本工程选用PKPM SATWE 2008年版(2010年10月版)对上部结构进行结构分析。各主要计算参数选择如下:
1、总信息
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 WZQ输出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