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93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4 文件大小:9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和理念的思考
【摘要】文章探讨了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过程中教学改革 的指导思想。提出教学改革要与学校的定位与培养目标相结 合;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型向创新 研究能力的培养转变;强调认知与情趣的统一、师生心灵的 沟通等。坚持以人为本,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理 念;同时还提出:关于启发式教育、教育理论的魅力、授业之 道、基本概念、基本功底以及知识的拓展等理念,以期与教 育界同行共勉。论文联盟编辑。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教学理念
本科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关键。“质量工程” 确定了专业、课程、实践和实验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 以及对口支援西部高校等六个方面建设内容。这''六大举措” 抓住了当前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为教学改革确立了指导思 想,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理念,其中前三项与我们正在 建设的财务管理国家级精品课程有着极大的关系。在精品课 程建设中,如何树立正确的教学改革思想与理念,不断探索 和积累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指导课程建设实践,以下谈谈笔 者在财务管理课程建设中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出发点,而理念 是思想在某一事物上的具体体现,它表明人们对某一问题所
持有的态度、认识和观念。对于精品课程建设来说,明确的 教学改革认识和正确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是该课程建设成功 的先决条件。
(一) 教学改革要与学校的定位、培养目标相结合,以学 校的定位为基本出发点,指导教学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校的定位是教学研究型,即以教学 为主,兼做研究。那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相应地有所不同。 按照学校培养"对外经贸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依 托学校浓郁的外贸、金融、经管及法律知识学****氛围,突出 '‘外向型、应用型和专业决策能力”的特点。财务管理专业 多年来一直坚持按中外合作办学、双语教学、适应CPA考试 等特色来进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理 论到实践、从抽象到具体、能力和素质的同步跨越,达到培 养“外向型、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目的。
所以,在对本科财务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时分为全校公共 课、经管类专业课、财务和会计专业基础课三种类型来设计 的。对公共课主要是进行基础教育和通识教育,让学生了解 理财的基本常识和基本方法。而对经管类、财务和会计专业 讲授中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探索意识,重视和强化对学生 研究能力的培养,所以上课时的要求也不同。
(二) 教学改革要以培养学生成才为根本,以培养创新型 人才为宗旨,指导教学和精品课程的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社会对财务管 理人才的需要不但在数量上持续升温,在质量上要求越来越 高。特别是在“质量工程”精神指引下,学校把培养学生成 才放在首位,重视和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由于财务管理是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全 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该课程前承经济学和 会计学、后接各门专业课,是学****外贸、金融和其他经管类专 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和必备条件,所以也属于“基础教育和通 识教育”。尽管各专业方向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对本课程来 说具体教学目标基本是一致的。只是由于中外办学体系的差 异,课程框架体系有所不同;其他各专业课程框架体系基本 相同,只是课时和学分有所增减而已。
本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企业理财的外部 金融市场环境,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念、基本理论和 分析方法;掌握利用企业会计和财务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 进行分析、规划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对企业财务管理基本 问题进行决策分析的能力;掌握企业投融资决策和营运资金 管理的原理、方法,在把握企业资本结构、资本成本和财务 风险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学会处理基本的财务问题。按照这一 教学目标,我们设计了六个模块(中文),十八个单元(外文)O 课时分54(3学分)和36(2学分)课时两种。英语一般都在54 课时,只是时间分布不太一样。
(三)教学改革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型向创新研究能力 的培养转变,强调认知与情趣的统一、师生心灵的沟通
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由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型 向创新研究能力的培养转变,将传输理财思想与培养学生的 动手能力相融合、将财务理论与具体的理财实践相结合的教 学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案例,让他们 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后自己去找背景资料,自己分析问题的 根源所在,之后再动手做PPT,然后在课堂上派代表讲解。另 外,课后还将这些资料挂在学院精品课程的网站上让他们继 续讨论。
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是培养了同学们自学的热情和兴 趣;二是培养了团队及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