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呼兰河传》的基本情节
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探究讨论小团圆媳妇死在谁之手
体会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倾听女性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小说的人物性格特点,探究讨论小团圆媳妇死在谁之手
体会作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倾听女性的声音
教学方法
提问法 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女性的声音,选修课小说的教学内容确定比怎么教更为重要。选修课是必修课的基础与延伸,因而,我在上《小团圆媳妇之死》时,重点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品味语言,在此基础上,针对萧红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与鲁迅先生作了比较并通过导读部分女性的声音了解两千年来沉默在男权社会与宗法制度之下的女性,终于获得了发出自己声音的机会。借此拓展延伸当代女性作家对于女性写作的看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她写过诗,写过散文,但她的名字却因小说而流传于世,彪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她的坎坷而艰难的身世,她的细腻而丰富的感情,她的文笔的清新…使她的小说别具一格,在蓊郁的现代小说之林中独秀而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小团圆媳妇之死》。
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课件展示)第一、二章是对呼兰河全景勾勒,写风土和人情。第三、四章是对自家院落的中景叙述。第五章共十节,占全书四分之一,写“小团圆媳妇”我们选文共五节,就是选自第五章的后五节。第六、七章分别写有二伯和冯歪嘴子,是对呼兰河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近景描摹。
2、(课件展示)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本文节选的是《呼兰河传》第五章后五节,主角是小团圆媳妇,她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笑呵呵的,天真烂漫,但“太大方了”“一点也不知道羞,头一天来到婆家就吃三碗”“走路走得快”“两个眼睛骨碌碌转”而且“十四岁就长的那么高”都不合传统媳妇的标准,众人都这么议论,婆婆就开始严加管教,结果好端端的孩子被打出了毛病,于是请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来了,小团圆媳妇就这样被折磨、摧残死了。
请同学们用精炼的语言概括课文的情节
明确:洗澡 烧“替身” 剪辫子
第五章是整部小说中最长的一章,出场人物也最多,接下来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划一划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初步印象?
明确:我 祖父 小团圆媳妇 婆婆 看热闹的人
有二伯 老厨子
品味语言,合作探究:小团圆媳妇死在谁之手?(小组讨论)
看热闹的人
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的来看。我和祖父也来了。
这时候,看热闹的人们,一声狂喊,都以为小团圆媳妇是死了,大家都跑过去拯救她,竟有心慈的人,流下眼泪来。
这来看热闹的,不下三十人,个个眼睛发亮,人人精神百倍…所以看热闹的人的心里,都满着秘密。
看热闹的人也都回家睡觉去了。
明确:看热闹的人看似也有同情心,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看客“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捏住了向上提着”这是怎样一种麻木、无聊、残忍?
婆婆
治病——“真诚”
赶鬼——虚伪
掉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