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
化学工艺学知识点总结
LT
1. 原油:从油井中开采出来没有经过加工处理的石油叫原油,它是一种有气味的棕黑色或黄褐色粘稠液体。
2. 一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主要包括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
3. 二次加工:常用的二次加工方法主要有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催化加氢裂化和烃类热裂解。
4.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和产品分离与精制三大步骤。
5. 选择性:是指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用符号S表示。表达式为:
转化为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的量
该反应物的转化总量
6. 催化剂失活原因一般分为中毒,结焦和堵塞,烧结和热失活三大类。
7. 催化剂使用注意事项:
(1) 要防止已还原或已活化好的催化剂与空气接触;
(2) 原料必须经过净化处理,使用过程中要避免毒物与催化剂接触;
(3) 要严格控制操作温度,使其在催化剂活性温度范围内使用,防止催化剂床层温度局部过热,以免烧坏催化剂;
(4) 要维持正常操作条件的稳定,尽量减少波动;
(5) 开车时要保持缓慢的升温,升压速率,温度,压力的突然变化容易造成催化剂的粉碎,要尽量减少开,停车的次数。
第四章 烃类热裂解
:是指以石油系烃类为原料,利用石油烃在高温下的不稳定、易分解的性质,在隔绝空气和高温条件下使大分子的烃类发生断链和脱氢等反应,以制取低级烯烃的过程。
。
。
:是指原料烃(主要是烃类和环烷烃)经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5. 二次反应:是指一次反应的产物乙烯、丙烯等低级分子烯烃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焦或炭。
、链增长反应和链终止反应3个阶段。
:异构烷烃>正构烷烃>环烷烃(C6>C5)>芳烃
,裂解是吸热反应,理论上烃类裂解制乙烯的最适宜温度一般在750~900℃。裂解的深度取决于裂解温度和停留时间。管式炉裂解技术的反应设备是裂解炉,它既是乙烯装置的核心,又是挖掘节能潜力的关键设备。
、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产生的裂解气要迅速离开反应区。
:
(1)烃类热裂解是吸热反应;
(2)烃类热解需在高温下进行,反应温度一般在750℃以上;
(3)为了避免烃类热裂解过程中二次反应,反应停留时间很短,~1s;
(4)热裂解反应是分子数增加的反应,烃分压低有利于原料分子向反应产物分子的反应平衡方向移动;
(5)裂解反应产物是复杂的混合物,除了裂解气和液体烃之外,尚有固体产物焦生成。
、CO2、H2O、C2H2、CO等气体杂质。分析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由原料带入;二是裂解反应过程生成;三是裂解气处理过程引入。
:是通过做功将低温热源的热量传送给高温热源的供热系统。
2.烃类热裂解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乙烯,同时可得丙烯、丁二烯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
。
,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料复杂
(2)反应复杂
(3)产物复杂
7.同碳原子数的烷烃,C-H键能大于C-C键能,故断键反应比脱氢反应容易发生。
-C键或C-H键的键能较直链烷烃的C-C键或C-H键的键能小,易断裂,所以,带支链的烃容易裂解或脱氢。
,脱烷基反应一般在长侧链的中部开始断裂,一直进行到侧链为甲基或乙基,然后再一步发生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的反应,环烷烃脱氢比开环生成烯烃容易。
,低分子的烷烃、烯烃有可能分解为碳和氢。
、丙烯。
。
:
(1)吸热反应(高温)
(2)体积增大(低压)
(3)易发生二次反应
:指裂解反应进行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