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鱼跃前滚翻》教学设计
作者:开发区中心学校 徐孙 授课对象:初二学生
指导思想
本节课是以《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初二年级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确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有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合作机会,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鱼跃前滚翻的第二次课,是在滚翻技术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从课的性质上看:“鱼跃前滚翻”属于滚翻类教材。虽然上过一次课,但是它难度较大,所以定位新授课。鱼跃前滚翻是在学习前滚翻和远撑前滚翻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为以后技巧联合动作教学服务。“鱼跃前滚翻”的蹬、跃、撑、滚等各技术环节,同其他滚翻类动作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学好本课对以后的滚翻类教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特别好动,喜欢户外体育活动,勇于挑战难度,集体荣誉感强,身体素质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心理素质不稳定,安全意识不够强,对安全保护要求比较高。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学生能积极参加体育课的学习并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进行身体练习
运动技能:绝大部分学生会用鱼越前滚翻技术和负重搬运技术。
身体健康:发展柔韧性、灵敏协调能力,发展力量,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心理健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竞争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战胜自我,体验成功的乐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树立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蹬地有力,跃起远撑,低头团身,抱腿直立。
难点:鱼跃的高度和远度、团身屈肘、团身的时机。
教法与学法
教法: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提问作答法、预防纠正错误动作法、表扬鼓励法、分组练习法等,来达到传授鱼越前滚翻的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的目的。
学法:本课充分体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课程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看图解学动作,“合作学习”——小组内的互帮互助、小组间的对比竞赛,“探究学习”——自创自编动作。同时,把提高自我保护、自我救护的能力融入到“三种学习方式”之中。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利用队列队形练习,提高学生注意力。
(二)准备部分:利用游戏和辅助练习,教师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练习之前做好准备,避免在练习的过程中造成身体的损伤。
(三)基本部分:
1、进行鱼跃前滚翻技术动作练习,教师示范讲解其动作要领,并提出动作重点、难点。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分组采用分层次教学,先进行辅助练习(直腿前滚翻和跃障碍前滚翻),再进行完整动作练习。练习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提示,练习动作时是指定小组长进行保护与帮助。
2、进行游戏,游戏为:穿越“丛林”接力赛,此游戏是以跑为主,滚翻为辅的设计理念,增强了练习的综合性和趣味性,从而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气氛,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3、素质练习安排了收腿跳和原地高抬腿两个练习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是提高学生下肢弹跳有效的练习方法,帮助学生可以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