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睢县实验小学活页教案模板年级:五学科:语文主备课人:张锡凡课题 5. 捅马蜂窝计划课时 2 课时教材分析本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捅马蜂窝的事。起因是: 爷爷后院有一只很大的马蜂窝, 由于马蜂的爬进爬出和飞来飞去,给爷爷奶奶的生活来了不便。经过是:“我”捅马蜂窝及被蜂蛰的情形。结果是:爷爷的话使“我”对马蜂的态度彻底改变,并且盼望马蜂回归。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1)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理解并积累“纠缠、捣毁、惊魂稍定、痊愈”等词语。(2 )感情朗读课文,简述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马蜂的特性和我对马蜂态度的转变。(3 )体会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4 )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1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合作探究,掌握文中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内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尤其是最后一段。(2 )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体会作者是怎样将捅马蜂窝的情景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3 )搜集、展示资料,交流自己如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体会作者对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因淘气而伤害无辜的忏悔之情。(2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3 )引导学生遇事不盲目,不冒失,多为他人着想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习作者怎样把捅马蜂窝写得紧张而扣人心弦的写法。难点: 体会作者对马蜂誓死保卫家园精神的钦佩和对自己伤害无辜的忏悔情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含教法、学法) 第一课时一、了解马蜂,激趣导读。 1. 教师板书“马蜂”,学生齐读。 2. 教师: 同学们, 一提起马蜂, 你的脑海里闪现出哪些词语?(可怕,恐惧,疼……) 3. 导语: 是呀, 马蜂很可怕, 会蜇人, 很疼。这我们大家都知道, 你们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些有关马蜂的其他知识呢? (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后出示课件马蜂的相关知识。) 4. 板书课题:“捅马蜂窝”。捅马蜂窝, 你们敢吗? (不敢) 老师也不敢, 可有人却敢。今天我们和著名作家冯骥才一同感受他小时侯捅马蜂窝的情景。二、合作读文,整体感知。 1 、听课文录音,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1) 结合生字表,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小组内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 找出具体描写“我”捅马蜂窝经过的段落,读一读,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并和同学交流。 2、检查生字,积累词语。(1) 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并强调要点。纠缠复仇沉甸甸捅马蜂窝捣毁痊愈粘上去惊魂稍定(2)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纠缠:绕在一起。捣毁:砸坏,击垮。冒失鬼: 原指做事莽撞的人。这里指到处飞的马蜂, 有喜爱之意。比较理解:乐土:安乐的地方。乐园:快乐的园地。(预设: 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 联系上下文, 理解生字新词。有不明白的提出来小组交流解决。如仍解决不了, 提出来全班交流或查工具书,如: 查字典等。) 3 、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对生字新词的理解。(预设: 可采用一条龙式分段朗读、指名朗读等方法检查阅读。对读不准的字音, 及时纠正, 并请读错的学生多读几遍。对不理解的字词及时交流, 并做出解释说明。) 4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文章为我们描述了儿时的一段难忘的回忆。出于好奇心,“我”捅坏了马蜂的家,毁坏他们的生活,这种罪孽感使“我”下定决心“不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从而引发我们的思考——人与动物如何相处。( 预设: 找一至两名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及时的评价总结,以鼓励为主) 5、(1 )再次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可以分为几部分? ( 教师提示: 快速浏览就是一行一行地读, 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用眼睛扫视,边读边想文章脉络。) (2 )师生交流。全文共 21 个自然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1--9 自然段):写“我”捅马蜂窝的原因, 经过和结果。学生交流(出示课件) 原因:奶奶的叨念和“我”的好奇心。经过“我”去捅马蜂窝, 妹妹由于害怕, 忘了事先的约定,把“我”关在门外,我被蜂蜇了。结果:“我”被蜂病了,并且因害怕马蜂不敢去后院了。第二部分( 10--19 自然段) :写“我”听了爷爷的述说, 后悔自己捅马蜂窝, 盼望马蜂重返檐下筑巢的心情。第三部分( 20--21 自然段) :写捅马蜂窝的启示:再不做一件伤害旁人的事。 6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四、作业抄写积累的文中词语,完成课作业第 4 题。第二课时一、回忆内容,巩固认知回忆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牵出情线,初步感悟。(一) 在“我捅马蜂窝的前后过程中, 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自由读文,画出描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