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处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预防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护理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7月9862人次血液透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9862人次血液透析中,有2145人次出现低血压,%。临床表现轻度者2011人次(%),无任何症状者92人次(%),重度者42人次(%)。结论 加强巡视,定时监测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选择低通量、面积小、预充量较少、膜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严格控制超滤量和超滤率,选择高钠透析及低温透析,积极改善贫血低蛋白血症,控制感染及血糖,合理安排进食时间,加强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等可有效预防低血压的发生。出现低血压时,静脉推注50%%氯化钠,轻症患者大多很快缓解。
[关键词]血液透析; 低血压; 预防; 护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65-02
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是血液透析常见并发症,发生率为25%~50 %[1]。低血压可影响透析质量,还可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甚至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笔者对我院2007年9月~2010年7 月9862人次血液透析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预防和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9月~2010年7月共开展9862人次血透病例,出现低血压2145人次,%。其中,男1036人次、%,女1109人次、%;年龄36~79岁,平均48岁;慢性肾功能衰竭1988人次、%(慢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563人次、狼疮性肾炎47人次、乙肝相关性肾炎36人次、慢性肾盂肾炎8人次、多囊肾18人次、高血压肾病92人次、痛风性肾病8人次,糖尿病性肾病205人次、梗阻性肾病5人次、其他原因6人次),急性肾功能衰竭157人次、%。
透析方法 费森尤斯4008B血液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液,费森尤斯F6Hps或金宝17R透析器,每周透析2~3次,每次3~4h,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液温度36~°C,钠浓度135~145mmol/L,血流量180~250ml/min,超滤量500~1000ml/h,血管通路为动静脉内瘘或颈内静脉及股静脉单针双腔导管,抗凝剂为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
诊断标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是指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低血压,常表现为三种临床类型[2]:①急性(偶发性)低血压,指伴有症状的收缩压突然下降,收缩压 透析期间尽量不要进食,对透析过程中进食,合理安排进食时间,最好在血透开始的1~2h进食,限制摄入量,以避免进食引起内脏血流增加、体循环血流量减少而致低血压。对有透析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日停服降压药、镇静药。积极改善贫血,HB
≤10g/L时,注射促红细胞生长素、补充铁剂、叶酸等。纠正低蛋白血症,低蛋白血症腹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输人白蛋白可防止低血压发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