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最新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启示-教育论文.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启示-教育论文.doc

上传人:bodkd 2021/8/5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启示-教育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启示
【摘 要】学习共同体是随着社会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研究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学习形式,文章描述了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机制。在此根底上,笔者重点探讨了学习共同体理论在教学设计、建设学习环境以及评价学习活动等三个教学实践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习机制;教学实践;启示
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的,人类的学习活动是共同体性质的活动。因此,对学习环境、人际交往等方面在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作用的重视,使得“学习〞与“共同体〞相结合而成的学习共同体成为了人们研究学习与教学中的重要对象。
一、学习共同体中学习的机制
学习共同体主要是指一个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和家长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经常在一定的支撑环境中共同学习,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进行相互对话、交流和沟通,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并对这个团体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等三个同时进行、相互交叉的过程构成了学习共同体学习活动的运行机制。
在社会建构主义看来,人是在社会文化情境中接受其影响,通过直接地跟他人的交互作用,来建构自己的见解与知识的。个体认识活动的成果——知识是个体在他者存在的共同体的场中通过与他者进行交流、不断地琢磨与检查自己所拥有的经验的结果,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处于流动的、向他者开放的系统之中。学习是学习者根据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而不断进行的参与性实践。因此,对于学习者而言,共同体是个体进行学习并建构知识的场,通过“合法的边缘参与〞和“充分的参与〞来建构个体的知识。
学习者个体在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过程中,与他者的交往存在着认同与协商两个过程。当与他者的交往中存在着相互认同的意义时,个体借他者的经验以稳固自己已有的经验;当与他者的交往中存在着有歧义的意义时,学习者个体与共同体中的其他参与者那么通过意义协商的过程以解决个体经验中的冲突,实现个体的学习实践。
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建构个体知识、与他者意义协商的同时,个体的身份也在发生着变化。学习者在共同体中作为新的参与者从周边的、局部的参与到充分参与的过程、学习者从新参与者的参与到老参与者的参与的变化,是学习者个体在共同体中的身份形成的过程,是参与者之间进行意义认同与协商、形成共识的过程。学习者在共同体的学习实践中,获得了身份的开展,形成了共同体中的自我,实现了个体知识与人性的双重社会性建构。伴随着个体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三个相互交叉、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实现了自我的学习实践。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启示
关于学习者在学习共同体中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身份形成的三个过程构成的学习的机制的理论,不仅仅对当前的教育理念带来新的冲击,而且对当前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也能够产生重要的启示。

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安排,创设学与教的系统,到达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利用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学习者与助学者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的设计;学习者与助学者在参与学习实践时交互程度的设计;学习者和助学者要形成的共同的事业的设计;学习者的参与身份的变化过程的设计;学忆库〔即物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资源、工具等〕的设计等方面。
目前我国教学领域内所进行的教学设计主要是微观层次的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的设计,而对另外两个层次的学习共同体即学习型社会、实践共同体的学习活动的设计尚不充分。在未来的教学设计中,应该开展另外两个层次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与教学设计,并将三个层次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合理地嵌套起来,使学习者在不同的共同体内能够进行连续的学习实践。

学习环境是指“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一种动态的组合〞。学习资源是指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之间在意义协商的“物化〞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即各种法那么、规律、概念、工具、方案、程序以及学习者要学习到的各种抽象化、概括化的经验等知识。人际关系即是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与助学者之间的关系、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学习者通过参与到这些关系之中,来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意义协商以及身份形成。
目前,我国教学实践领域在创设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时过于倚重学习资源的作用,通过各种严谨细密的知识、制度等来构建学习者的学习环境,希冀于学习者能够按照外部已经设置好的内容来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教学实践领域内的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