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实习报告(三).doc

格式:doc   大小:49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实习报告(三).doc

上传人:guoxiachuanyue010 2021/8/5 文件大小:4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实习报告(三).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实****报告(三)
引言
人与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人类总是在不断地改造环境,创造不仅使用,而且美观的环 境空间。城市所意味的,不仅仅是建筑、街道、商店等人工 建构物的堆积,而蕴涵着在诸多功能性设施及硬质景观相伴 下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城市居民多姿多彩的生活。从 外在的视觉影像来看,城市是由其平面结构、天际轮廓、各 色建筑、街市设施、区域地标、开放的空间、植栽园林及穿 梭不定的交通工具所构成,然而这些都是城市人在选择和被 选择的行为方式下形成的物质形态,其间蕴涵着深厚的自然 法则、社会心理、人文情感及历史沧桑。
20 世纪著名的城市学和建筑学学者刘易斯 · 芒福德 在其代表性著作《城市发展史》中指出:“如果城市所实现 的生活不是它自身的一种褒奖,那么为城市的发展形成而付 出的全部牺牲就将毫无代价。无论扩大的权力还是有限的物 质财富,都不能抵偿哪怕是一天丧失了的美、欢乐和亲情的 享受。”“当我们漫步于城市中时却可发现这种现象是无初 步在的,周围的建筑物仿佛能够讲话、能够行动,正像居住 在其中的居民一样; 而且通过城市的物质结构, 过去的事件、 很久以前做出的决定、久已形成的价值观念等,都继续存活 下来并且散发着影响。”
正是为了充分认识到城市环境与在建构城市环境的过程中 人的作用, 作为城市生态学的学****者, 我们于 2019 年 4 月 5 日进行了一次位于北京西北郊的实****br/>一、实****概况
我们于早晨 8:00 从北大逸夫二楼前出发,经过光华楼、图 书馆、燕南园、 李大钊铜像、 蔡元培铜像, 到达未名湖南岸, 看到翻尾石鱼,出北大西门,穿过蔚秀园、承泽园、海淀公 园、柳浪庄、北京城市绿化隔离带,到达颐和园南如意门, 观看门外的京密引水渠,之后从颐和园南如意门进入颐和园, 到达昆明湖南岸,沿西堤到达万寿山和东宫门,结束实****沿途就绿化、建筑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做了一定的调查,获得 了一定的资料,也得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结论。 二、实****内容及分析
1、关于一条有争议的路 走进北大东门,可以看到的是一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作为北 大少有的几条宽阔笔直的大路之一,它是一条争议颇多的路, 路边整齐的人工保养得很好的草坪宣告着现代化和国际化 的全新的北大。这条路周围集聚着北京大学比较现代化的建 筑群——理科一号楼、二号楼、逸夫一楼、逸夫二楼、逸夫 苑、理科教学楼等等。而在这条路的尽头又是富有传统韵味 的仿古式楼群。
很多人认为,路面的宽阔与笔直与周围建筑的仿古式屋顶不 大协调。除了整齐的人工草坪,路的两面是栽种得整齐得近 乎过分的小树,而路的尽头则是生长多年的高大而遮荫的大 树,不协调的感受更加强烈。
这大概就涉及到了所谓的“视觉适应性”。在很多时候,我 们很少考虑特定的环境,只是单纯地去套用一种种看上去很 好很先进的模式,而忽略了特定环境对建筑等人为设施的特 殊要求。
也许这也是规划中的一个问题。就如同北大校园中随处可见 的新式建筑与老式建筑的交相辉映,也许不能算是完美的选 择。
2、校园里的世外桃源——燕南园 燕南园是北京大学燕园众多园林中较小的一个,园中只错落 着十几幢精致雅洁的二层小楼和平房小院,这里是北大教授 一个住宅区。人们 [NextPage] 常说,“北大的名教授不一定 都住在燕南园, 但燕南园住的都是名教授”。 单说 50 年代, 燕南园里就住着马寅初、 汤用彤、 周培源、冯友兰、朱光潜、 陈岱孙、侯仁之、林庚诸先生,后来又搬进来王力、魏建功 等先生。冰心女士执教燕京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在此生活过。 这足以反映其内涵的深厚与文化积淀了。 燕南园中独立的住宅模式正是老教授们学术研究的理想环 境。正如一位老教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指出, 尽管略显古老, 自己也不会想到要去改变房子的老式格局,有一个原因是, 尽管很多书都捐给了图书馆,家里的藏书也导致装修的不便。 然而更加关键的一点——老房子的格局是一种可以使人安 下心来读书治学的环境。多年的积淀,已经使这个小小的园 子充满了书香之气…… 那么,除了书香,对于久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来说,它又意味 着什么呢?
在实****过程中接受采访的主要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在这里 居住时间都超过了 35 年。他们普遍认为,燕南园有着良好 的居住环境,首先它位于一个台地上,地势比周围都高,这 是一个良好的地理环境。而其间各色的植物,又为园子提供 了一个协调的生态环境。作为极具特色的住宅园林,燕南园 吸引着各方来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师生还曾经在此写生, 研究其建筑特色。
然而燕南园也有其不足之处。被采访者普遍

最近更新

医药代表拜访的有效缔结 28页

基于本体的个性化产品设计过程 2页

基于服务质量的重叠网路由技术研究 2页

基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的涉水边坡抗滑桩设计.. 2页

基于有限元法含巷道煤层模型地震波模拟 2页

石灰石的化学分析方法 27页

研究生英语阅读教程(基础级)第三版 课后习题答.. 5页

基于时间性差异的城市色彩研究 2页

基于时域传输原理的土壤水分测试仪的研究与开.. 2页

3.3.5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页

神舟十四号作文素材7篇 4页

基于无刷直流电机的风力机模拟系统研究 2页

种花的观察日记400字范文 5页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现场检.. 36页

童年读书笔记摘抄300字 4页

第一章 企业管理前沿总论 14页

第六届云南省大学生工程造价与工程管理技能及.. 5页

基于掺锰磷酸钙纳米粒子的新型多功能载药系统.. 2页

基于损伤的Push-over分析方法在渡槽抗震性能分.. 2页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 16页

动脉测压中心静脉测压和肺动脉导管标准操作流.. 20页

精密工程测量复习题 4页

4.1.4 练习九 2页

2024年新高考全国二卷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2页

花球啦啦操套路组合教案 26页

2022年卓越绩效自评师试题库 38页

工程开展前期工作请示 3页

各种水果的正确挑选方法经典课件 40页

道教龙门派性命双修养生功法 65页

建筑工程并联竣工验收办事-成都建信 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