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雨霖铃[2].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雨霖铃[2].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8/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雨霖铃[2].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雨霖铃
一、教学目标
,背诵《雨霖铃》;
,理解意象,体会意境
,把握典型意象的文化内涵。
二、重点难点
,体会意境,玩味意境,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
,体会词中惜别的典型意象,如“杨柳岸晓风残月”中“柳”和“月”等。
,增加诗词积累,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最近所学内容导入本词
(二)初读《雨霖铃》:
,整体感知本词:
,全班齐读,要求:朗读要通畅。
,(以抽学生个体配乐朗读为主;要求学生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三)赏析本词:
①诗词上阕重在写景叙事,情由景出,下阕重在抒情言志,重在抒情。教学中,以音乐和图画来渲染情感,用朗诵来感知诗词,上阕情由景出,赏析时引导学生找出、分析饱含深情的景(景色或场景);下阕重在抒情,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情感。教师点评、总结全词。
②赏析的重点内容: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目的:师生共同赏析,给学生提供一分析范例,便于后面学生活动的展开;
B、“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目的:上片中的名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目的:下片中的名句;为拓展教学作准备。 B句和C句以学生的讲解为主,教师只作适量的点评和总结。此外,教师还应把对其他词句的赏析做在课件中,以备学生的提问。
赏析上片: 赏析:“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此处的教学以问答式为主,目的是给学生提供一分析范例,便于后面学生活动的展开) 展示图片,结合此句的意境给其命名为“寒蝉长亭图”
问:此三句为写景句,它与离别有何关系?其中哪些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情? (生答) 明确:点出离别的季节、地点、时间和天气。此三句写别时之景。 意象有:寒蝉:点明时节。《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寒蝉鸣。”可见时间大约在农历七月。其叫声凄切,营造听觉氛围。
长亭:送别之地,触景生情。庾信的《哀江南赋》有“水毒秦津,山高赵径。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元人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有“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是以“长亭”二字,也是一个颇富悲剧意味的意象。
晚:点出离别的时间。此外,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人回家之际,自己却要离家外出,对比生悲。
骤雨初歇:点出离别的天气。此外,此句还暗含着词人的情感变化:正要离别,一场骤雨,似乎天从人愿,离别之人正好延挨片刻,词人一阵欢喜;岂料正在留恋之际,而骤雨止歇,离别在即。这一起一落,将词人的惜别之情充分展现。
总结;这三句,虽不见“离别”字样,但景中见情,绘出凄凉环境,将离别所有的凄凉悲切的气氛,早已酿造好了。
展示由本词的意境创作的几幅图画,引导学生给各幅图命名,分析相应的词句,明确:(以下的内容为教师对之的理解,将其展示出来,作为对学生回答的补充。)
A“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三句正面描写别时的心理和情景。
“帐饮”二字承“长亭”而来,江淹《别赋》有“帐饮东都,送客金谷”。但离别在即,所闻所见所感,无非凄凉,所以虽然把杯,而心情灰败。
“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完全是写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