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7
文档名称: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

格式:docx   大小:114KB   页数:2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蓝天 2021/8/6 文件大小:1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赤沙初中2014年中考 语文复****资料汇编
班级
姓名
中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记叙文阅读技巧
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戏剧(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找主旨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强调三个部分: 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 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丽 了什么一这可以作为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答案「
B、 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C、 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不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 次清晰。
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品味题目可以从—— A内容上 B主题上 C线索 D设置悬念上等方面进行品 味。)
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人称的作用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可信,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第二
人称:便于情感交流。|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 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写作手法及作用?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 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 的表现力。
(5) 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 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 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 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言气势,长于抒情。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XX” 一词原指••…
•,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句子或语段的作用?有些情况要结合第二点和第四点来回答。
答:一、内容上:首段和尾段:字面义和象征义。点明主旨、升华主题、,画龙点睛、 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作用。(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点明全 文思想意义)。有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补充说明。
二、在结构上:在文章开头:(1)总提、总领全文、开启下文(引出下文)等作用
在文章中间:(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 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等作用
在文章结尾:总结上文、全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