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纯干货.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纯干货.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8/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纯干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刘渡舟先生的小柴胡汤16种加减法,纯干货!
小编导读凡是对中医有点了解的朋友,都对“小柴胡汤”不陌生吧?《伤寒论》以柴胡名方的共有六方(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而小柴胡汤为此六方的基础。小柴胡汤临床应用范围之广泛,可算所有经方的翘楚。那么,如何才能用好小柴胡汤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刘渡舟老先生总结的“小柴胡汤加减16法”。太实用了,一起去看吧——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由七味药物所组成(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此方虽然治在肝胆,但又旁顾脾胃;虽然清解邪热,而又培养正气,不通过汗、吐、下方法,以达到祛邪目的,故叫做和解之法。此方的剂量,柴胡应大于人参、甘草一倍以上方能发挥解热作用,若误把人参、甘草的剂量大于柴胡以上,或者剂量等同,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用此方时务须注意这一点。此方治疗范围较广,既适用于伤寒,又适用于杂病,一般地讲,它治少阳病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耳聋目赤,脉弦、苔白滑等症。《苏沈良方》总结此方,有治疗往来寒热、潮热、身热、伤寒瘥后更发热…—指出柴胡汤的解热作用为诸证之先,验之临床,此说不可忽视。《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个人认为“一证”和“不必悉具”应对照来体会,着眼点在于“不必悉具”。如呕而发热,或胁下痞硬,或往来寒热,但见少阳主证,使人确信不疑,便宜与柴胡汤,不必待其证候全见。使用柴胡汤应以此说为准。在小柴胡汤主证的基础上,如果出现下述各证:01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时,于本方减去人参之碍表,加桂枝微发其汗,使表邪得解。这个方子叫柴胡加桂枝汤,除治表证,又能治心悸、气上冲等证。02若兼见腹中痛,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而如条索状,此乃肝脾不和,肌肉与血脉拘挛,应减去黄芩的苦寒,而加芍药以平肝缓急而利血脉。这个方子叫柴胡加芍药汤,又能治疗妇女气血不和的月经不调与痛经等证。03在外兼有太阳表证不解,而肢体烦痛,在内则少阳气郁而心下支结,则桂枝、芍药同加,使其外和营卫,内调气血,而病可愈。这个方子叫柴胡桂枝汤,为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的合方。根据个人使用经验,此方治疗慢性肝炎续发的肝脾肿大,如减去人参、大枣,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其效果使人满意。此方又治神经官能症的周身气窜作痛,以手拍打,则出气作咯而窜痛暂缓,亦颇有效。04兼见口渴欲饮,舌红而苔薄黄,反映了胃中有热而津液不滋,虚故引水自救的病象。本方应减半夏、生姜而加瓜蒌根、麦冬、沙参以清热滋液;若津伤及气,则口渴为甚,应加重人参剂量。此方亦治“糖尿病”,如符合少阳病机,也用之有效。05若兼见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安,脉弦而舌苔水滑,此乃少阳三焦不利,水邪为患,此方减去黄芩,加茯苓、泽泻,使水邪去而小便利,其病自愈。此方名柴胡茯苓汤。若加白术,亦治小便不利、大便作泻、口渴、心烦等证。由此可见,口渴一证,有津少和津聚之分,应从小便利与不利、舌黄或舌滑加以区别。06若兼胸热心烦,大便不畅,脉数而滑,于本方减人参,加黄连、瓜蒌。此方名柴陷合方,又能治胸疼、心下疼,服药后,大便解下黄涎,为病去之征。07兼见咳逆,舌苔白而润、脉弦而缓,为寒饮束肺,肺气不温所致。于本方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