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2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健 2021/8/7 文件大小:1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
《线性规划》




学校:陕西师范大学
院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年级:2011级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
姓名:校琳
学号:41105095
目录
前言 2
一、 教学内容分析 2
二、 学生情况分析 3
三、 教学目标 4
1•知识目标 4
能力目标 4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
四、 学****重、难点 4
五、 学****研究目标 4
六、 学****思路设计 5
七、 学****软件设计 6
八、 学****准备 6
九、 课时安排 6
1•学****流程图 6
2•详细学****程序 8
《线性规划》教学设计
、八 、-
刖S
人类步入互联网时代以来,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育方式的变革为适应这个信息时代一次又一次的上演,不可否认,教 育技术在这场教育变革中起着“制高点”的作用,它推动着教育这辆火 车向正确的方向高速地前进。
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为教育 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持,为教师创设更好的教学模式了新的思 路。就学生而言,通过快捷、即时、灵活的网络资源的检索与学****对 所学知识进行疏通与整理,构建新学****内容的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过 程,实现原有认知的同化、顺应和平衡,形成自己的新认知,培养自身 的创造性、系统性思维,进而达到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本人在借鉴 前人经验的前提下,尝试将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4节的《二 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与《简单线性规划》前后贯穿起来进 行学****避免学****的重复与浪费,带领学生探究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 成的过程,构建以理解为基础的系统完整的知识结构。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三章第4节的《二元一次不 等式(组)与平面区域》与《简单线性规划》,是高中数学知识的重要 内容,具有应用多样性,在高中时期掌握其对以后学****有很大帮助。其 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是学****简单线性规划》的前 提基础,但其内容较为简单,因此可将这2小节整合为一课时来设计。
新课标要求:“刻画区域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步骤,教 学中可以从实际背景引入二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师应引导学生体会线性 规划的基本思想,借助几何直观解决一些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不必引 入很多名词。”
教材以实际生活为背景提出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 探究活动,引出二元线性规划问题,抽象概括出这类问题的一般解决方 法,可谓层层深入,体现了教材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实际联系性。
教材中内容虽然整体看起来符合课程标准,然而对于问题的引入 显得有点突兀,与之前所学内容衔接过于表面化,仅仅是应用了本章前 3节的不等式的表达方式,而对于“为什么之前的内容不能解决本节课 教材所引入的问题”没有很好的过渡。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y = kx + b中k与b含义并能画出图像,会根 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会解不等式,会求常见函数的最值,具有数形 结合的解题意识,掌握求解变量范围的一般方法;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于网络较为熟悉,掌握了一定的网上 检索资料的方法以及对于简单软件的操作并且乐于动手操作。对于一 般问题不像初中生那样停留在表面,能够进行抽象概括与构造;
学生之间竞争意识较强,有上进心,同一班级学生之间知识 水平、理解水平等存在差异。因此学****也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引入多媒体,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导学生动 手操作,注意培养学生的检索信息、整理信息、抽象概括、解决问题 的能力,初步学会探究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 不等式组
(2) 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目标函数、约束条件、可行解、可行域、 最优解等概念;
(3) 掌握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体会基本思想。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实际应用数学的数学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学****的****惯,体会数学实验;
(3)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优化等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数学交流的能力;
(2) 联系实际生活需要,养成“优化”的数学意识。
四、 学****重、难点
学****重点:运用线性规划解应用题
学****难点:线性规划找最优解,网络软件的操作
难点突破:引导学生操作网络资源,探索最优解的位置
五、 学****研究目标
(1)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软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
运用多媒体的自主探究能力;
(2) 探索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不同类型知识的最优学****方式;
(3) 探究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思维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