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受戒》的诗意建构.doc

格式:doc   大小:3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受戒》的诗意建构.doc

上传人:piigzvo710 2021/8/7 文件大小:3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受戒》的诗意建构.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受戒》的诗意建构
内容摘要:汪曾祺以一篇《受戒》重返文坛,带来一股情浓旨雅的文风。《受戒》文本中的诗意让人回味,本文将从现代韵白的语言形式、散文化的结构和故事题材三个方面解读分析《受戒》文本的诗意建构。
关键词:诗意建构 现代韵白 散文化 闲笔田园牧歌
1980年,汪曾祺以一篇《受戒》被大众“发现”①。汪曾祺小说创作流溢出的诗情画意,是人性和人情的欢歌。《受戒》中一对小儿女之间萌发的纯真的爱情,于乡野中透出诗意。本文将从语言、结构、题材三个方面分析《受戒》这个文学文本的诗意建构。
“诗意建构是指作家在文学创作中, 对客观描写对象的一种心灵化的提升及心灵化的传达, 是作家心灵波动与自然人生节律的协调统一所产生的律动的结晶, 是作家创作中的诗意追求。”②《受戒》用散文化的笔触描绘了庵赵庄、荸荠庵等乡情世界,给人一种恬静闲适、淡远平和的感觉。这与我国古典诗歌的意境、韵味有着共通之处,因而作品透着诗意美。
(一)现代韵白的语言形式
汪曾祺通过语言的音律节奏,使得作品形成一种恰到好处的审美韵味。“要在平平常常的、人人都能说,好似平淡的语言里边能够写出味儿”③。《受戒》中长句子与短句子搭配,将地方方言与普通话、文言与口语相结合,“充分融合来自于古典语言的意蕴之美和现代白话畅达之美”,形成一种被学者称之为“现代韵白”④的汉语形式。这样的语言不仅使文章的衔接十分自然顺畅,而且又显得错落有致,平实精确地表现了各种形象、色彩、声音、感情,营造出一个自然和谐、充满生命意识的单纯宁静的意境。《受戒》的结尾处,写灰紫色的芦穗
“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蜡烛”,青桩“扑鲁鲁鲁飞远了”,用一种闲笔的方式置两个孩子的命运于不顾,而是笔锋转到这一片芦苇荡。在孩子单纯的约定中,这片芦苇荡也显得灵动美丽,浮动着宁静悠远的诗意。这种诗意的建构其实是基于语言所没有呈现给读者的空白而形成的,即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召唤结构”⑤。召唤结构引发读者的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的积极性,使得阅读成为审美的精神享受,从而在语言上完成《受戒》这个文本的诗意建构。
文学文本中的语言层,除其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外,从根本上说,它更是构成文学作品诉诸读者审美感知的物质外观,是文学文本的现象层和意蕴层的基础。从文学文本的结构的三个层次上来说,正是现代韵白的语言形式为文本中的冲淡平和的意境的营造提供了可能,文本的意境和诗意是建立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的。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⑥。现在我们常常把意境广义化,我们会用是否有意境来评价非诗歌体裁的其他作品是否具备鲜明的生动性和艺术感染力。汪曾祺就很擅长将古典诗歌的意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反映出一种平和冲淡的意境。通过短语的铺排,长短句的交错,简洁清新的文字描绘风俗景致,使得各种物象紧密地联系起来,“构建成生动的环境、场景、氛围,从而形成立体感和空间感
”⑦,从而在作品中呈现出具有作家创作风格的各种意境。《受戒》因着现代韵白语言的特点营造了平和悠远、和谐自然、纯真朴质的意境,为读者建构了诗意的乡情世界。荸荠庵的地势在一片高地上,“门前时一条河。河外是一片很大的打谷场。三面都是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