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与世俗偏见共“舞”.doc

格式:doc   大小:33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与世俗偏见共“舞”.doc

上传人:piigzvo710 2021/8/7 文件大小:3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与世俗偏见共“舞”.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与世俗偏见共“舞”
【摘要】从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德的少年到遭受伤害后人性扭曲的疯狂复仇者,《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厉夫性格的演变过程在表明了19世纪英国社会等级观念与偏见对人性的伤害的同时,也表明了人有保持人性尊严的可贵之处。
【关键词】呼啸山庄 希斯克厉夫 人性
1847年,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出版了《呼啸山庄》这一惊世骇俗的奇书,这部奇书被誉为是“唯一一部没有被时间的尘土遮没了光辉的杰出作品”,其中对人性演变的深刻探索,对社会有着永久的价值魅力。
《呼啸山庄》以爱情为主题,表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两个家庭三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是两个风格不同的庄园,坐落在英国北部的荒原上,远离时代的潮流,过着传统的庄园生活,男女家长都恪守传统道德,父亲们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维系着家庭的生活,主宰一切,男主外女主内,孩子们在荒原上度过童年,长大后或许就近结为夫妻,但这种平静与惯性随着一个外来者――希斯克厉夫的到来而打破了。
一、人性本善
希斯克厉夫是一个“异类”,他既是英国殖民主义的产物,又是英国新兴工业城市的弃儿,他的黑头发、黄皮肤、无人能听懂的语言,都说明他是一个东方人,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吉卜赛人。吉卜赛人起源于东印度,生性热情奔放,无拘无束,居无定所,喜欢唱歌、跳舞、弹琴,希斯克厉夫作为这个种族的一员,毫无疑问也遗传了这样的一些特性。
希斯克厉夫作为孤儿被“呼啸山庄”的主人老欧肖先生从英国北部的一个小镇――利物浦带回到了家中,不久后凯瑟琳就与他感情很好了,他们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有如此美丽的小女孩跟自己亲密无间,希斯克厉夫感到很满足、很温暖,尽管凯瑟琳是个既刁钻又野蛮的小女孩儿,有时把他当作她的“仆人”呼来唤去,希斯克厉夫也总是做得象个男子汉,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都笑出声来――这么一对活宝,我们怎么瞧得起他们!你们何时抓住过我跟凯瑟琳争抢她想要的东西?或者看到我们哭喊着、流泪,爬在地上打滚,而在两人中间却隔着一整间房――把这些视为我们的乐趣?哪怕让我多活一千年,我也不愿意同埃德加?林顿在画眉田庄的情景,哪怕是只交换一下。”这段话充分表明希斯克厉夫本身具有作为男人应该具备的忍让、大度的优秀品质,不象埃德加?林顿,表面看起来温文尔雅,实际上却自私懦弱。
凯瑟琳之所以深爱希斯克厉夫,除了他的大度的品质外,是因为希斯克厉夫独特的个性、深刻的思想和灵魂。凯瑟琳与纳利谈话时有一段表白:“我爱希斯克厉夫并不是因为他长得很英俊,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具有主见。虽然不知道灵魂是用什么料子作成的,但是他和我是用同一种料子所做,而作林顿的呢?就如月光和闪电、冰霜于火焰一样同我们有天壤之别。”这段对白揭示了凯瑟琳深爱希斯克厉夫的真正原因,是希斯克厉夫有着深刻的思想和灵魂。
希斯克厉夫最初的确是一个具有诸多人性美德的少年,因为“人之初,性本善”。这种人性只要在良好的环境里是能够继续发展并越来越成熟完美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世俗偏见埋下仇恨的种子
吉普赛人奔放的特性和流浪式的生活方式,在等级观念和偏见都很强烈的十九世纪的英国社会,是很受歧视的。老欧肖刚从利物浦把希斯克厉夫带回来,就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欧肖夫人恨不得将他踢出门去,她跳起来厉声呵斥丈夫怎么会傻到把这个婊子养的的野鬼带回家中;14岁的儿子亨德莱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