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4,263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1/8/8 文件大小:4.1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
D
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
[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
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相感情。
【答案及分析】(1)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2)作者通过对农民辛劳生活的感叹,抒发了怜悯农民的思想感情。
【迁移练****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周密
夜深归客依筇行, 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筇:此代指竹杖。
“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鉴赏要点三:对作品手法(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的辨析
答题方式:①指出用了什么技巧。②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了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命题方法:
1、从“是什么”的角度出题:
【典型例题】2006年江西卷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①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 ①将:行,流过。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及分析】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回答“是什么”方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具体回答“怎样采用”这些方法)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好处——对主旨的作用)
2、从“为什么”(好、不好)的角度出题,分析好或不好的原因。
【典型例题】2006年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⑵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及分析】⑵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是什么”手法)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具体分析怎样运用的)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对情感和主旨的作用) 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从“怎么样”写的角度命题:
常见的描写角度:
①五种感觉:视觉、听觉、 味觉、触觉、嗅觉。
②空间方位。如上下、远近等。
③时间的变化。例如华清宫前后的变化。
④情感角度的变化,以他人思念自己,来写自己对他人的思念。例如,“遥知兄弟登山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⑤各种修辞方法(是从句子而言)。
⑥抒情的方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和借古讽今。
⑦其他描写的技巧。例如虚实、抑扬、动静等。
【典型例题】
东郊 (唐)韦应物
吏舍①局终年,出郊②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淡吾虑。
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③。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
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直可庶。
注释:①吏舍,官署。②郊,郊外。③还复去,徘徊。
(2)“微雨霭芳草,春鸠鸣何处”两句,是如何描写这里的迷人春景的?
【答案及分析】(2)“微雨”和“春鸠”,一见一闻,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出迷人的春景(具体谈角度)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表现的情感)
【迁移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在写法上有独到之处,请以词的上片为例作具体分析。


鉴赏要点四:分析诗歌意境
答题方式:
①描摹物象。联想和想像再现画面。
②概括特点。点明景物的氛围特点,能用两个双音节形容词概括出来,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等。
③揭示寓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主旨。
【典型例题】2006年湖北卷14、阅读下列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丹阳关韦参军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浐水送别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①,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①凤城:京城
(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