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142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8 文件大小:14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育知识与能力练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书考试教育知 识与能力练****题(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30分)
1、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
[C] „
A、 布鲁纳
B、 康德
C、 杜威
D、 卢梭
【答案解析】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 用主义教育家杜威(1859—1952)的全部教学理 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都是行 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 思考,从而学得知识。”
2、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B]的科学。
A、 心理活动的规律
B、 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C、 生理与心理活动的规律
D、 行为活动的规律
【答案解析】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活动的规律。
3、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 早始于[C] o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康德
D、 洛克
[答案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 讲授,最早始于康德,他于1776年在德国的柯 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
4、 【B】强调学****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 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 构的一般理解。
A、 斯金纳
B、 布鲁纳
C、 苛勒
D、 加涅
【答案解析】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论强 调教学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5、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 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D] „
A、 场依存型教师资格考试
B、 发散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
6、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B] „
A、政治制度
B、 生产关系
C、 生产力
D、 生活方式
【答案解析】生产关系决定着社会的性质, 故最终决定教育的性质。
7、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 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3】。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互补性
D、 差异性
【答案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 能搞“一刀切”。
8、 [C]即学****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来进 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行 为。A、直接强化
B、 外部强化
C、 自我强化
D、 替代性强化
9、 以下不属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是[C] „
A、 教学认知能力
B、 教学操作能力
C、 自我反省能力
D、 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解析】教师的自我反省是教师自我反 思、自我检讨的过程,不属于教师的能力。
10、 迁移的实质是[A] o
A、 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
B、 新旧知识的同化
C、 新旧知识的顺应
D、 新旧经验重组
【答案解析】新旧经验的整合过程是迁移的 实质。
11、 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IA] „
A、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 《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
D、 《教学与一般发展》
【答案解析】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 理》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
12、 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 过程及时总结是[C]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讨论法
D、 练****法
13、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D] „
A、 个别教学
B、 课外教学
C、 现场教学
D、 课堂教学
【答案解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 学。
14、 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B]。
A、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B、 全面了解学生
C、 培养优良的班风
D、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答案解析】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是全面了解学生,是由班主任工作的性质决定 的。
15、 [B]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 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 度。
A、 信度
B、 效度
C、 难度
D、 区分度
【答案解析】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 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二、 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共20分)
1、 在当前,如果学校教育不能保证家长所 期望的教学质量,家长就有权拒绝送学龄儿童上 学。
此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 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 必须保障的公益事业。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 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 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2、 直接检验方式是检验假设的唯一方式。
此说法是错误的。通过实践检验假设有直接 和间接两种方式。
3、 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 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此说法是正确的。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 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 为,所以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