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理必修一L
第一章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才可见宇宙:半径140亿光年
i天体系统的形成: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
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太阳系: 屮心天体(太阳):%
「银河系< 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总星系 V I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I河外星系:1250亿个。地位与银河系相等
「普通性:外观和所处的位置
普通而特殊的行星一一地球」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I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合适的大气,充足的水分
探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L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安全的空间运行轨道
庆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发射的能量。〜4微米
< 电磁波分为: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
「太阳辐射
(正常)
冷地球的影响: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地表一切运动现象的主要动力来源
太阳活动r黑子:出现于光球层,因温度低所以黑。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太阳活动Y
(不止常)
[耀斑和日珥:出现于色球层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标志 I太阳风:岀现于H冕层
C黑子与气候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周期11年)
对地球的影响< 耀斑:磁暴一影响短波通信
太阳风:极光
太阳大气圈层结构:(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探※※第三节地球的运动(自转)
概况周期: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 f 恒星日,型小时亟分4秒,自转360°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L太阳日:24小时,地球自转360° 59,是日常作息时间,是昼夜更替周期 角速度为15° /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极点)外都相等,极点为零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零。南北纬60°处的线速度约为赤道处的一半。
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晨昏线:从黑夜进入白昼是晨线,从白昼进入黑夜是昏线
晨昏线特点:1)平分地球,晨昏圈构成的平面必过地心。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2) 晨昏线永远与阳光垂直,永远平分赤道
3) 只在春分秋分时才跟经线重合,其余时间均为斜交
4) 只在冬至夏至时与南北极圈相切
5)自东向西移动15° /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 地转偏向力: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北半球顺着物体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地偏力左右手定则:北半球左手,南半球右手,手背向自己,手心压卷子。四指方向为物 体原始运动方向,拇指伸出呈90°方向为地转偏向力方向
3、 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的时间为正午12时,同一经线地方时相同。东经数值越大的 地方,地方时的值越大。西经反之。经度每相差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时区和区时: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有览个经度,以该时区 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时区编号确定:经度*15如能整除得数即为时区编号,,, 则时区号加一
时区划分:
西时区
中
时
区
东时区
十
区
十
区
十
区
九
区
八
区
七
区
六
区
五
区
四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区
四
区
五
区
六
区
七
区
八
区
九
区
十
区
十
区
十
区
东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相邻的时区差一小时,东侧时间早且数值大
重要城市时区:北京(东八区120° E)、东京(东九区135° E)、伦敦(中时区0° ) 纽约(西五区75° W)、洛杉矶旧金山(120° W)
区时的计算: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土时区差XI小时
时区差的求法:在0时区两侧相加,同侧相减
加减号的确定:所求地在已知地东取加号,反之取减号
国际日期变更线: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球形而导致的 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180°
+ 1天
9日V 二
: 8日
T天
西侧东经区 东侧西经区
第二根日界线: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与国际日期变更线不同的是,零点经线每时刻都在改变
探※※地球的运动(公转)
C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每年L月初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乙月初位于远日点,速度较慢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为1恒星年,约为365日6时9分(每隔四年出现一个2月29)
概况f 黄赤交角:自转轨道与公转轨道交角,约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