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供应室消毒隔离的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供应室加强消毒隔离的管理措施,以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情况的出现。方法:建立消毒隔离区、做好消毒管理、隔离管理、 个人防护及规范管理,按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治疗康复环境。结果: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措施,供应室中各项消毒隔 离工作均达标,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也大大降低。结论:加大院领导对供应室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发挥各个科室管理小组工作职 能,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和督查力度,才能使供应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得以有效落实。
关键词:供应室 ; 消毒隔离 ; 管理措施
医院的供应室是为临床各个科室提供诊疗物品及器械的重点科室, 也是综合医院一个不可缺少的工作结构。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中, 消毒隔离是重中之重,其管理的质量决定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甚至和 患者生命健康有着直接的关系 [1]。但因许多医院在工作过程中,因患者 人数过多、疾病种类复杂及工作压力增大,使消毒供应室的工作风险也 大大提升,特别是对于一些抵抗力较差的患者来说,稍不注意就可能发 生感染事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加强供应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做 好感染管理工作,对于降低院内感染率和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性等具有重 要的临床意义。
1 供应室消毒隔离的管理方法
首先,在工作室的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完善、系统的清洁机制,在各 区域合理配置相应的清洁工具,并做好标注处理,预防标志不明而出现 混用情况。在办公结构上,每天要进行 2 次清洁消毒,严格挑选清洁液, 确保含氯量的合理控制;在污染结构上,对该处机械设备及物品仪器做 好分析,进行相应的消毒,确保水槽和清洁工具能够符合规定的清洁标 准,并在干燥保存的前提下合理进行管控工作;在清洁结构上,则需做 好台面和地面的清洁工作,确保污染区清洁度与其相同,并在正常通风 循环基础上,每日使用紫外线消毒;在包装检查结构上,要在彻底清洁 后对相关物品加以打包,确保干燥的情况下加强消毒。另外,每日下班 前还要做好全面消毒检查,提高供应室消毒合格率。其次,做好消毒效 果监测,相关部门要阶段性检查消毒效果,对消毒情况进行动态监测。 同时,每个月还要对各区域操作台中的病原微生物加以检测,根据检测 结果做好相关的管控工作,确保供应室的消毒合格率。
首先,要根据卫生行政部的规定,对各功能区域加以严格划分,使其 形成一个生活、办公、清洁、无菌及污染区域分明的功能结构,在对各区 域进行划分后,科学设置隔离门,并张贴醒目标志,在每个区域连接处设 置相应的缓冲区,在日常工作中确保相邻两个区域间的隔离门处于关闭 状态,防止互相感染。其次,全面做好空气流向的控制,确保消毒供应室 的空气从污染变为清洁,室内相关物品及器械也要随着空气流动方向合 理摆放,切勿逆流摆放 [2]。最后,全面管理各功能区域,做好办公结构及 生活结构的清洁工作,注意各类相关物品的保管,做好物品包装及检验 工作,存放时要保持清洁,提高无菌意识。同时,还要做好医务人员衣物 处理,避免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出现交叉污染情况。
做好供应室各个区域的个人防护工作,确保工作人员稳定性,严格 履行岗位职责,避免发生交叉感染。首先,做好污染区域工作人员的防 护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