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书馆综合管理论论文:图书馆综合管理论
【摘要】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从数字图书馆向整个图书 馆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乃至世界文化的传播方面扩展。典 藏是文献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采访、编目成鼎足 之势,共同支撑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影响着文献 的布局结构及其利用。典藏区别于采访、编目及流通服务的 是,它还涉及文献流通前的批次挪架、分架、清点、交接等。 流通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永恒的主题。图书馆文献收集的 目的就是为了流通,为了提供给读者利用,以满足读者对知 识和信息的需求。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面向读者如何开展优 质、高效的流通服务,已成为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部门面临 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高校图书馆/ 典藏;流通服务工作
1•图书馆的数字化数字化图书馆即是将各著名图书馆的 馆藏图书扫描制作成电子版,通过网络供用户免费检索、阅 读,实现全球化的图书应用系统。因此,图书馆向世界化的 方向发展,图书馆的运营模式即将转变为数字化的运营模 式。这种数字化、全球化的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变 知识的传播方式,甚至影响世界文化发展走向,并且进一步 加强了世界文化的交融。当今图书馆的发展趋势是从数字图 书馆向整个图书馆业、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乃至世界文化的传
播方面扩展。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全 球信息,并使之在全球范围内可获取和可利用”的使命。数 字图书馆的建设首先需要与多家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收集 这些出版社已出版或即将出版的出版物,同时也与作者建立 联系,收集他们自出版或已经不再版的图书。为了获得更多 的图书来源,我们可以推出与图书馆的合作计划。在我们将 这些图书数字化制作成电子版后,需要将根据图书的版权情 况提供不同层次的服务。通过网络的图书馆建设,不仅能够 提供书名、ISBN等属性检索,还能对图书进行全文检索, 显示图书的相关信息以及有关该书的在线评论。同时与一些 在线销售商建立链接,提供图书的网上购买途径。这种网上 数字化的图书馆建设之后不仅为用户提供数量巨大的的数 字化图书,而且建立了一种数字图书馆运营的新模式。数字 图书馆计划的实施使我们数字化产品的输出从小作坊规模 进入真正的工业化生产,同时,数字图书馆计划突破了影响 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双重瓶颈,使数字化图书的生产进入工业 化操作。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向所有人提供数字化信 息和网络化服务,即普遍存取是数字图书馆的目标。实现这 一目标的关键,首先要有可供利用的数字资源库,其次要有 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即良好的运营机制。网络环境直接催生 了数字化图书馆,使过分强调流通管理员因素、适合于封闭
服务模式的撒胡椒面式的“混合排架”方式受到了挑战。近 几年来,随着数字化图书馆的推行,“滚动排架”模式渐渐 深入人心。其表现形式是新文献集中排架,且放在库室较为 醒目之处,一般为入口处。这种模式,一方面能够使读者能 在进入库室之初就能看到新书刊,通过视觉激发其读书的热 情,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文献的利用率。目前,从数字资源库 的建设模式上看,主要有政府投资建设和企业投资建设、免 费提供网络图书服务等三种方式。由于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花 费巨大,政府的投入通常只是启动经费或项目经费,所以, 项目建设完成后,往往因维护经费不足,而成为不再发展的 “死项目”,或只对其服务范围内的读者提供无偿使用。而 企业投资建设的数字图书馆项目,主要采用市场机制的运营 方式,提供有偿服务。比如,超星数字图书馆就采取发行读 书卡和会员制方式,开展网上书刊的检索和原文提供服务。 而免费提供图书的浏览服务可以借助千万册数字化的图书, 这无疑将吸引来更多的用户。它在赢得更多的收入的同时也 将带来新商机,甚至带动新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领 域与图书馆领域的新跨越。因此,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模式, 最终结果是“双赢”,这几种模式形成了数字图书馆发展的 商业生态链,并能维持数字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采访、编目成鼎足之势,共同支撑着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直接影响着文献的布局结构及其利 用。典藏区别于采访、编目及流通服务的是,它还涉及文献 流通前的批次挪架、分架、清点、交接等。现在图书馆典藏 趋向复杂化、多元化。流通中的典藏,表现为流通中据实对 文献进行合理调配、剔旧、注销,以使馆藏结构合理、布局 实用。网络环境实现了书目数据机读化,使典藏从繁琐的手 工方式向完全数字化方向发展。书目数据机读化对典藏人员 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图书馆的滇藏人员除应具有原有的 图书馆学理论知识、文献标引技能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 应具备相当的微机操作技术、网络知识并熟知本馆的相关管 理软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