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56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1656403**** 2021/8/10 文件大小:5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在“健康第一”理念指导下,本课以新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新课标内容标准为依据,在充分体现小学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课的设计主要是以人教版教科书中小篮球内容为载体,以行进间运球动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在已掌握原地运球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行进间运球技能的同时,以各种形式的练****方式作为导入,引导学生在练****中善于体验、思考、讨论、发现,主动学****并获得技能。
一直以来,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技术技能,往往忽略了德育的培养。品德教育是学生教育的基础,所有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德育,它不是孤立的学科,应该渗透的每一个学科之中,才能使学生在学好文化,锻炼身体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有责任心,有道德感的人。
二、教材分析
小篮球教学活动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兴趣,发展体能,提高对球体的感知能力以及人与球体的距离感、空间感、速度感、距离感等能力,培养果敢、机敏、顽强等心理品质,提高抗挫折意识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价值。行进间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为基本的技术动作之一,行进间运球主要包括行进间直线运球和曲线运球,都是本水平段学生应该掌握的的技能,在掌握篮球运球技能的基础上,突出篮球运动的游戏性、竞争性和集体性,激发学生参加篮球锻炼的兴趣,提高篮球活动能力。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爱动,思维活跃,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的能力。在三年级上学期时已学过简单的拍球、原地投篮等游戏,具有一定球性基础。通过单元教学,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正确的手触球部位,但还有拍打球的现象。所以通过小篮球活动能力的练****配合专项辅助训练和游戏,使学生初步掌握原地运球和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
四、设计理念:
通过小组合作学****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学****过程中的学****情况,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方法,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体验。
五、本节课重、难点
重点:手触球的后上方、球的落点在身体的侧前方。
难点: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跑动时的脚步与运球的协调配合。
六、课前准备:
课前将60个篮球分别放在6个球框里面,每个球框放10,呼啦圈18个,标志桶24个,音响设备、慢跑音乐、热身操音乐、游戏比赛音乐、放松操音乐。
七、德育渗透点:
通过热身舞蹈“兔子舞”培养学生人际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行进间运球的训练发展学生自学、自练、自控、自调、自评的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体验成功感。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课时教案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1、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游戏比赛:行进间运球过障碍物接力赛
教 学
目 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在5米—10米的距离内不失误并能较为流畅的完成。15%的学生在5米—10米的距离内能较为流畅的完成。同时发展上肢力量、奔跑能力,提高协调能力,积极参与锻炼,感受协作互助的快乐,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
重难点
重点:手触球的正确部位
难点:按拍球的力量与身体协调配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