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风湿病科 2014 年工作计划风湿免疫科自 2009 年开展门诊工作, 2010 年独立以来, 呈现一派蒸蒸日上的局面, 无论在住院各项数质量指标, 还是门诊量方面均达到并超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要求和水平,不过毕竟我科成立时间短,专业人员及床位数有限,在综合实力上尚难以与本市毓璜顶、烟台山医院的风湿免疫科相媲美。因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在三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发展态势下,我科制定了今后的发展规划,努力使我院风湿科由小科向一个医疗、教学和科研齐头并进的院内重点学科发展, 并争取在省内、外风湿界占领一席之地。一、强化管理 1 、开展程序化温馨服务深入思想道德建设:医德是医疗卫生领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部分, 也是医院管理中教育医务人员, 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根本所在。深入科室医护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风尚, 传承仁医仁术的为医之道, 深化以“病人为中心和人性化服务”的意识,开展程序化温馨服务,实现医患和谐。 2、加强科室的组织管理: 首先需要强化医疗和护理的质量控制, 加强医疗护理安全责任防范意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医疗任务,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安全隐患、防范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其次, 欲建立一只战斗力强的高效团队,必然要有强大的科室凝聚力作保障,加强科室团队建设,深化“团结协作、人人为科、科系人人”的理念,共同推动学科发展。 3 、严格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规范要求,完成医疗、护理工作及文件书写。加强病历质量检查,甲级病历达标。二、临床立科我科成立四年来, 门诊量逐年递增, 2013 年, 年门诊量已达 4000 余人次, 态势喜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门诊量虽还会有一定的增长, 但上升空间有待进一步提高, 但近年来各级医院风湿科及进修风湿医师不断建立增加, 因此如何保障门诊量, 确保无患者流失非常关键。为此我科今年提出了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的观点并付诸实施, 已经设立了痛风专病门诊, 初步得到了患者的好评和认可,我科还要继续以类风湿、干燥综合征及少见疑难病的诊治为突破口,坚持“特色专病”门诊的开展, 专人专病高质高效的完成医疗任务, 并逐步建立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库和慢病管理模式, 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也在患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奠定科室长久发展的基石。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也就是说,从医者必须从“至精至微”处深刻认识为医之关天重任, 从而刻苦钻研、不断提高医术。因为只有精湛的医术、出色的临床工作,才能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风湿免疫学科是近 30 年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也是学术进展非常快的学科, 以疑难病多见为特点, 并与内外科等诸多临床科室有交叉点, 为此, 我科不仅要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医务人员业务学习, 还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素质考察, 并鼓励全科人员参加国内外的风湿学术会议, 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在不断地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我科的临床特色和理论体系。于此同时, 为及时收治危重症和疑难病患者, 并满足临床教学和科研需要,增加床位数迫在眉睫,我科计划在年内扩增床位数至 30 张;并计划建立专科门诊治疗中心,有利于慢性病患者的门诊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