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杭州艺福堂.doc

格式:doc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杭州艺福堂.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杭州艺福堂.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探营阿里巴巴:一家互联网企业如何催生消费新模式作者:记者:庄郑悦时间: 2014 年 11月 15日 o/detail- 今年前三季度浙江信息消费数据制图陈骁 11月 11日 24点,经过网民 24小时疯狂扫货,天猫“双 11”交易额突破 571 亿元,其中,移动端交易额达到 243 亿元,物流订单 亿单。在阿里总部的显示屏上,共有 217 个国家和地区被买方或卖方“点亮”。在阿里巴巴诞生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纪录的同时,“双 11”全天,浙江省成交金额达到 亿元, 全国排名第二位,其中杭州“双 11”全天的成交金额达 亿元。电子商务,已成浙江信息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11月 19日,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浙江乌镇召开。创造中国电子商务奇迹的阿里巴巴有望在大会上分享经验。昨天,在浙江省经信委等部门的组织下,国内多家媒体前往阿里巴巴采访。本报记者此行格外关注这家企业为中国消费升级提供了哪些样本。移动端爆发性增长,购物****惯又被改变凌晨躺在床上抢单,上下班在公交地铁上付款,吃饭间歇也要秒杀,手机变成了今年“双 11”的重要利器。截至 11日 24点,天猫“双 11”移动端的成交额占比已达 % 。回放整一天,天猫“双 11”移动端成交额从 11日零点就一路攀升,只用了 75秒,就突破了 1亿元。随后,一路直线飙升,到早上 7点 36分,移动网购的成交额数字已刷新到 100 亿元。回顾去年“双 11”,阿里移动全天成交额为 亿元,今年不到一小时就突破了这个数字。最终,全天移动交易额达到 243 亿元,是去年移动交易额的 倍。今年,商家参与移动端的程度是往年无法比拟的,很多商家从 5月份就开始做准备了。而在前两年,很多商家只是把移动端当成一个引流工具,很多商品页面都是从 PC端复制过来的。在服饰领域,无线成交占比抢眼,截至 11月 11日中午 12点,天猫有 4家服装服饰商家销售额过亿元,其中来自移动端的成交占比超过 50% 。同时,今年“双 11”期间支付宝各项业务数据也迭创新高,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截至 11日中午 12点,支付宝平台上的移动支付已经突破 1亿笔,远远超出去年同日的 4518 万笔。回顾历年“双 11”,成交额毫无悬念,呈几何级增长。 15年前,人们购物只能去商场,耗时耗力, 谁也没有想到,中国人的购物****惯会被一家电子商务网站如此剧烈地颠覆。现在的人们,拿起手机或打开网页购物已成家常便饭,可以用碎片时间随时买单,不再需要走得腿疼,拎得手酸。我们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到,技术改变了生活。生态>>> 网络经济改变了小县城命运阿里巴巴,不仅自身成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经典案例,它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也相当可观。这家自称是在“以技术拓展商业边界”的电子商务巨头,把数字经济的密码发送到遍布全国的县城,并让那里很多人的命运发生了巨变。浙江遂昌县,一个人口只有 5万的小县城,却拥有 1300-1500 家淘宝店,信誉达到皇冠以上的店铺有 20多家,毛利率超 30% ,年总销售过亿元。创业者形成的集群效应,以及政府、行业协会共建的公共服务平台,正带领这个小县城成长为中国远近知名的“淘宝县”。遂昌县大多数的网店店主对未来发展很有信心。徐振峰经营着一家名为“竹之语”的淘宝店铺, 主要产品是竹炭制品,现在年营业额在 120 万元左右。温州人钟进富是众多到遂昌“淘宝”的创业者之一。他之前当过教师,看到遂昌竹炭产品网络销售的潜力,从 2009 年开始专职经营网店,目前年销售额 40万元。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就来到了遂昌,介绍的就是当地笋制品,这让遂昌县副县长赵文明很兴奋, “以前,遂昌的笋干都是本地人自己吃,吃不了就扔。但自从淘宝打开网络销路后,笋干很畅销,过年时还会卖断货。”按照阿里巴巴的定义,网商数量达到当地家庭户数 10% 以上,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 1000 万元的村庄,才能被叫做“淘宝村”。而阿里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国范围内,已出现 20个“淘宝村”。截至 2012 年,淘宝、天猫上,注册地显示在农村的网店数就超过了 160 万个。中国社科院专家汪向东曾对此评价: “电子商务不仅仅是一种交易手段,它可以直接地助力包括‘三农’、扶贫、民生、经济发展与转型、城镇化等经济社会主要战略目标的实现。”草根也能创造企业销售奇迹杭州艺福堂茶叶有限公司,曾出现在阿里上市路演的宣传片里。今年“双 11”,这家电商坚持不请外援、不请临时工,包括董事长李晓军在内, 430 名员工全部扑到一线,服务消费者。“我们不能为了卖货,降低了服务质量。”李晓军说。因为爷爷贩茶,父亲卖茶,所以,当 2006 年李晓军大学毕业,怀揣 1200 元来到杭州自主创业时, 选择的也是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