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何进行职业规划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职业生涯规划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 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 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 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三、教学内容及其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一)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增强职业意识, 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及其与职业理想的关系,明确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学要求认知: 了解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了解职业、职业生涯、职业理想的内涵。理解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理解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职业理想的重要性。情感态度观念: 初步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 基本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形成关注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及未来职业发展的态度。运用:区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其他人群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培养自信、自强的心态。教学内容 1. 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1 )职业与职业生涯。(2 )职业生涯的特点与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性。(3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 2. 职业理想的作用(1 )职业理想对人生发展的作用。(2 )职业理想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 )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的实现。(二)职业生涯发展条件与机遇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职业的角度了解所学专业、了解个人特点、了解社会需要,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立足本人实际, 把个人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热爱专业,增强职业生涯成功的自信心。教学要求认知: 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对应职业群和相关行业, 了解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 了解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个性要求和自己的个性特点。理解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 理解“兴趣能培养、性格能调适、能力能提高”对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观念: 树立行行出状元、中职生能成才的信念, 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运用: 分析所学专业应达到的职业资格标准, 分析本人发展条件, 了解本专业的社会需要; 体验个性调适和自我控制的过程; 挖掘自己与职业要求相符的长处,找到存在的差距。教学内容 1. 发展要从所学专业起步(1 )专业和专业对应的职业群。(2 )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3 )职业资格与职业生涯发展。(4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2. 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1 )兴趣分析与培养。(2 )性格分析与调适。(3 )能力分析与提高。(4 )就业价值取向分析与调整。(5 )个人学习状况和行为习惯分析与改善。 3. 发展要善于把握机遇(1 )家庭状况变化分析。(2 )行业发展动向分析。(3 )区域经济发展动向分析。(三)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掌握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的要领, 发挥职业生涯规划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敬业乐群、积极进取的作用。教学要求认知: 了解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构成。理解发展目标与发展条件的关系, 理解近期目标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