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1).doc.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1).doc.doc

上传人:changjinlai 2016/6/2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1).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条件: 1952 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过渡时期: 1949 年新中国建立— 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中核心内容——“一化三改”: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国社会主义工指导:过渡时社业化的开端期总路线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会主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化义时间: 1953 — 1957 年经内容:集中发展重工业,相应发展交通、轻、农、济商业;有步骤的进行三大改造建实施:一五计划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设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第 92 页) 的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曲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折目的: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发农业改造过程:初级社(特征: 土地入股、统一经营)到高级社展三大改造手工业过程跟农业大体相似(第 92 页) 途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过程: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工商业创举:和平赎买时间: 1956 年八大内容: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第 93 页) 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经济建设的表现: 1958 年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成就与教训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左倾错误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1959 — 1961 年三年经济困难 1960 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核心内容“调整”——调整工农业和轻重工业的比例和经济发展速度纠“左”举措结果:到 1962 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实质;纠正“左”倾错误时间: 1966 —— 1976 年文化大革命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表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农村经济时间: 1978 年 12月体制改革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实行改革开放、将党的工作重点转意义: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以改革的实行: 农村率先进行改革经开始:安徽、四川济家庭联产前提:土地公有制建承包责任制特征:包产到户设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作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中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心 1992 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社会主义市场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7 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国有企业改革目标——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果: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五大特区: 1980 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 年设立:海南特区的设立原因: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或港口;离港、澳、台较近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联系密切对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外经济的发展开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