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学设计】《游戏课》—体育—初中—石运华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游戏课》,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过游戏,本节继续学 习一些游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 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游戏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主要包括找朋友、住店、齐心协力和抱团运球四 个游戏,强调要从学生身体素质出发,既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培养 了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此外,《游戏》的知识与学生日 常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从学生年龄来看,他们是初中生,他们性格开朗、思维活跃, 善于发现问题,探究性地解决问题,喜欢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又与生活 经验联系的课堂教学游戏。
从学生学习来看,他们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真实状态是决 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这节课是一节游戏课,游戏是提高教学效果 最有效的方法及手段,游戏教学在体育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能充 分调动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他们身体素质能更好 的得到全面发展,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体健康。 个性发展、群体提高:本节课面向的是中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体育 游戏,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了相应的基础,同时他们在学习上目标不 明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仍然需要我们教师给予一定的提 示之余,正确的引导、扶持和呵护。
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我确定以下三维目
标:
知识目标:掌握游戏的含义、特点。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通过自学的方法获取知识,使学生在探究过 程中分析、归纳、推理能力得到提高。
德育目标:形成正确的游戏启智观念,给予学生游戏的权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是:学生游戏是教师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教学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怎样使游戏成 为学校的基本活动。因此我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游 戏观,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为了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完成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 结合学情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方法
(一) 教法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除采用传统的讲述法、演示法外,还采用了案例 分析、活动探究、讨论法。
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活 动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 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 能力、活动组织能力。讨论法: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 和分组讨论,便于学生交流。
(二) 学法分析
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 华。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 主体”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通过问题探 究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具体做法是:(1)运用问题探究法,让学生自学教材;(2)创设 问题情景,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
(三) 教具准备
体操垫10块 足球杆8根 足球8个
下面是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
目标
1、 通过体育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 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