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1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教学要求:
1、了解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演变。
2、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掌握信用的本质和职能,掌握现代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3、重点掌握现代信用活动的形式及其信用工具,融资方式的比较以及我国直接融资比重扩大的意义。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2
第二章目录
第一节信用概述
第二节信用形式
第三节信用工具
本章作业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3
第一节信用概述
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
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4
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作用
(一)涵义: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的借贷行为,是有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暂时分离。
信用的本质:还本付息,债权债务关系,价值单方面转移的特殊运动形式
(二)信用的特征:
偿还性(还本付息)、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5
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作用
(三)信用的职能
融通资金的职能
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6
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涵义、特征及职能作用
1、信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
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利润率的引导下,通过信用实现资本转移,自发调节各部门的发展比例
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信用调节货币流通,保证社会供求均衡
2、信用与经济危机
信用使商品经济中生产过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增大
信用会加剧生产部门间发展的不平衡
信用刺激投机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7
第一节信用概述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生产力发展水平
私有制和剩余产品
余缺调剂的需要(资金的短缺者和盈余者)
尊重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的经济权益及程度
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发展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8
第一节信用概述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二)信用的发展
从内容上看:
实物借贷——货币借贷
从历史演变看:
高利贷——借贷资本
从存在的形式看:
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企业信用、民间信用、国际信用、信托、租赁等等。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9
第一节信用概述三、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经济和信用的关系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是现代经济中最普遍最基本的经济关系。
现代信用关系:
个人、企业公司、政府、金融机构和国外部门
彼此之间和各自内部的债权债务关系
2017/11/1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2-10
第二节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