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节能
1、 公司由一名公司领导主管节能工作, 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 组成公司节能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节能办公会议,日常工作由公司生 产部负责。
2、 各车间和与节能工作关系密切的处室或部门,由一名负责人 主管节能工作,组成车间、处室或部门节能小组。主要耗能班组或工 段,设立节能员,建立健全部门、车间、班组三级节能网。各级节能 管理体制员具有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热心节能工作,机构和人员要 相对稳定。
3、 能源管理机构的职责:
⑴公司能源管理机构主要贯彻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节能的方 针、政策、法规、标准、办法及规定,制定并实施节有中长期规划和 年度计划,推广和应用节能新技术;负责能耗统计分析,实行用能计 划管理、定额管理、目标管理;开展能量平衡和审计,完善节能科学 管理,监督检查本企业能源的合理使用,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完成节 能任务。
⑵车间节能小组主要负责本组能源工作的原始记录管理和统计 工作,定期向公司节能办公室报送能源报表, 监督检查本单能源使用 情况。对浪费能源、违反能源管理制度的现象要进行制止,并追查责 任,密切结合本单位生产工艺和管理业务,制订合理用能的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和节能措施,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按照规定的能源供应指 标和能耗定额,合理组织生产,对耗能设备加强管理,保证设备经常 在经济状况下运行,堵塞跑、冒、滴、漏,定期进行节能宣传教育, 加强与公司节能管理部门的联系。
⑶班组节能员主要负责监督本班组正确使用能源,维护好耗能设 备、器具、保温隔热设施和能源计量仪表,督促各个岗位及时准确地 填写有关能源的原始记录和指示图案,对违反能源管理制度和合理用 能标准、浪费能源的现象要及时制止、登记或向上级反映,协助车间 进行节能教育,收集节能的合理化建议。
1、 企业建立健全了用能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时完成企业总 能耗、产品单项能耗和综合能耗,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以及产值能耗 统计分析,及时向有关部门报送能耗统计报表,保存完整的统计档案, 定期进行用能技术经济分析。
2、 企业能源计量工作
⑴根据〈〈中华人民国计量法》和〈〈企业计量器具配备及管理通则》 的要求,配剂、用好、管好能源计量器具,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⑵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安装、定期检查、校验、维修、更换及 抄表,由各车间负责。按照二级计量标准,能源器具综合配备率应达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其受检率与抽检合格率应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⑶车间按时填写“能源供耗日报表”,分别报送总经理室、生产 部、财务部等。
3、 企业能源消耗逐步实行分级定额管理和目标考核管理,年耗 达三百吨标煤以上的产品、车间、班组和机台设备,均纳入定额考核, 实行耗能责任制。
4、按照国家、行业地方制订的各项能源基础标准,能源管理标 准、产品综合能耗标准,逐步实行能源管理标准化、规化,定期开展 能耗分析,能量平衡测试和产品能量审计工作,不断采取新的措施, 提高能源利用率。
1、 全公司按照合理用能原则,均衡、稳定、协调地组织生产, 要求做到:
⑴供热系统的运行管理和余热利用,应按〈〈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 术导则》执行。余热利用精馆系统、供热用热设备和热力管道的保温、 水的回收等,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⑵用电管理按〈〈评价企业合理用电导则》执行。
⑶根据车间或产品日夜用能情况,采用“避峰补谷”用能办法, 加强生产调度,确保节能降耗,均衡生产。
2、 全公司在确定产品的生产工艺、设计参数和加工深度时,要
在保证和提高质量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节能因素,实行全面评价,综 合用能。 3、全公司必须重视水资源的节约。根据对水温、水质
的不同要求,逐步做到清、污分流,循环使用,提高市政水利用率, 严格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有指标、有考核、节奖超罚。
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1、本公司改(扩)建项目,要综合考虑能源条件,实行合理布 局,按合理用能原则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凡不符合设计规、准则
规定中节能要求的工程项目,不予批准建设。 2、企业节能技术
改建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由各级节能管理部门拟订,按分级管 理的原则,综合平衡、组织审核、纳入计划,按有关规定报批并组织 实施。 3、企业节能技术改造资金,主要由企业折旧基金和留用
的生产基金中支出,提取比例不得少于百分之二十。主要产品能耗高 于本行业平均水平的,必须把降耗的技术改造项目优先纳入计划安排 资金。 4、节能技术改造和基建的项目,用于节能的各项资金, 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5、引进国外技术和装备,在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效益的同时要 考虑耗能水平,在研究审查引进项目时,必须有